
歪批“盛世论”
盛世这个词我们很熟悉,过去我们在大学里学《中国通史》的时候就不只一次地听过这个词,而且很为这个词而感到骄傲。你在读国外历史书的时候是见不到这个词的,盛世矣,兴盛之时世也,这还了得,时,谓之与时代也;世
盛世这个词我们很熟悉,过去我们在大学里学《中国通史》的时候就不只一次地听过这个词,而且很为这个词而感到骄傲。你在读国外历史书的时候是见不到这个词的,盛世矣,兴盛之时世也,这还了得,时,谓之与时代也;世,谓之与当时世界也。那就是在当今世界格局里,那绝对要长出六指来才能夸耀的事。先看历史,温故方能知新,我们知道西汉“文景之治”发展到汉武帝而极盛,史称汉盛世;唐代“贞观之治”之后所带来了开元盛世;明代“永宣之治”后而称明盛世;清代“康雍乾盛世”等。这几个盛世一向为史家所称颂。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我一直闹不明白,有许多史书都说是五大盛世,但我数来数去只有四个,细一看,原来是将清代分为乾隆和康熙两个盛世,后又有人战国时期也当作盛世的一个,所以怎么说都是五个盛世。这种历史观靠得住吗?好在希腊、埃及、伊拉克等这些同样古老的国家不和我们去争这些过去的长短,所以这些盛世之言也实为我们自己自拉自唱罢了。
吹吹历史,翻翻旧帐,倒也罢了,正确也好,谬误也好,终究只是文化层面上的事,古人已仙逝多年,骨头碴子不会跳将出来与你明辨是非,何况你还是说他好,更没理由出来翻案。古人已安然闭眼,后人之眼尚未形成坯胎,所以无论是睁眼说还闭眼说都叫学问。但话又说回来了,老祖宗的一些东西也确有不少值得夸耀。我们不妨展眼看《史记》对战国时期齐国的描写: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幕,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趾高气扬。对汉武帝当朝时的描写:汉兴六十余载,海内又安,府库充实。再看《全唐文》对开元、天宝年间的描写:太仓委积,陈腐不可校量。还有《明史》对永、宣年的描写:百姓允实,府藏衍溢,上下交足,军民胥裕。最后还有《清份宗实录》对时世的描写:今六合成大一统之天下,东西南朔,声教所被,莫不尊亲。等等,不一而举难免挂一漏万。
这些描绘时世的溢美之词,还有浩如烟海的诸如文学艺术、史学、科学、伦理等典藏之作,让我们有些专家学者坐不住了,他们总要在这方面表现点什么,以示自己不弱于古人,并籍此在留世的典文之中有自己的一笔,但他们的作品只能唬一唬不谙事理的粉丝们,每每与古人相比,自己常常在灯下汗颜。于是乎他们不约而同想到了借古人炒一把自己,兴许是一个最佳的捷径,所以一下子冒出来两类人。
一类为光宗耀祖型。放大,就是将古文中已有的史实归类整理,然后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借夸古来肯定自己的学术成就,编造出若干个盛世理论来,如果那位有心去读一些近年来发表的古文化论文,就会发现许多中国过去的巅峰论来,好像过去只有中国能和全世界来抗衡,国外搞的所有发明,在我们的老祖宗那里都能找到依据。国外的航空发展是起源于中国的风筝;航天事业起源于中国的座椅点炮说;医学解剖学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扁医师等等;就连足球那发明人也是宋代的高太尉。我们还有四大发明,不,我国最著名的学者余秋雨先生有些愤愤不平,他提出自己的主张还有气象学等,这一下不得了,引子一出一下激发了国人的灵感,于是乎又涌出无数个发明,再搞下去的话恐怕连爱因斯坦的所有发明都是抄的中国古人的。由此,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出个十个八个盛世有什么可奇怪的呢?更何况在低级的封建社会尚能创造盛世,那我们今天再创个盛世就更不足为奇了。
另一类为借古喻今型。有了前面这许多的铺垫,我们就没有理由再羞羞答答了,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来说教或大唱赞歌了。我们不是天天坐在电视面前恭恭敬敬地听于丹用《论语》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吗?我们不是在报纸上看复旦大学谢百三教授撰文说现在的中国是5000年来最长最大的盛世。我们有理由怀疑他们所说所写的吗?如果他们不错古来说事,谁会听他的说道,但他们把神圣的古人搬出来就平添了一份神圣,前后都有神圣的光环笼罩,我们这等不学无术的草民只能扎上裙带,配上他们的节拍,好一通狂舞,以庆祝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我们生活中的盛世。
我并不知道《论语》之前是否有《论语》,《史记》之后是否有《史记》,但我知道国人必有赶超之决心,才能创造更新的辉煌。倘若我们在古人面前缩手缩脚,不敢求证,不敢颠覆,那我们永远只能跪在历史面前而不能有丝毫的逾越,那也将是对历史最大的不敬。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来不乏让我们感到振奋的东西,而我们需要的警醒每每却是那么不和谐地静静地来,又静静地走,仿佛是那样地见不得人。就象鲁迅先生所写的,抱一个孩子给众人看,说发财的有赏,说要死的便不得人心,便要结结实实地痛打一样。
此刻我已将脊背亮出,预备被打个皮开肉绽。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苦难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下一篇:人歌人哭水声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