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猫,人

鸡,猫,人

降帜杂文2025-08-05 23:15:52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老家,在暑假期间,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每家每户都要在自家门前清扫干净一片空地——晒粮食。每逢此时,我们许多放假了的小学生都会有一个任务,我们叫做“看场”——就是拿一根竹竿,坐在粮食附近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老家,在暑假期间,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每家每户都要在自家门前清扫干净一片空地——晒粮食。每逢此时,我们许多放假了的小学生都会有一个任务,我们叫做“看场”——就是拿一根竹竿,坐在粮食附近阴凉的地方,一边看书或做暑假作业,一边看护粮食,防止家禽(因为各家各户都养有鸡,所以看护的主要是对象鸡)或鸟儿们“偷食”。那个时候,只要小鸡们在周围窥视粮食,或者趁你不注意时走近粮食,只要你将竹竿轻轻一扬,不需你走近,它们便非常恐惧地四散逃窜。但是,大学一年级那个暑假,当我再次“看场”时,还是在自家的小院,还是那块场地,还是农村家养的小鸡,它们当着我的面竟然毫无顾忌地啄食,任你怎样费劲地扬竹竿,或怎样用竹竿用力敲打地面,它们都“充耳不闻”,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直到你用竹竿敲打它们时,它们才不紧不慢地离去,并且不时回头“侦查”,你稍有放松,它们便立即卷土重来。更为让人恼火的是,当你用竹竿敲打它们时,竟然有的小鸡俨然表现出一副与人作对的姿态,甚至还想啄你!真是反了天了!
假期结束返回学校时,我还有些不能释怀。但是,一位同班同学的讲述,更让人目瞪口呆。同学家住在豫西山区,为了防鼠害,家里养了一只猫,并且自从养猫后,家中的老鼠明显少多了,晚上老鼠们的喧闹、嬉戏没有了,辛辛苦苦收获的粮食的保存问题不再担忧。可是,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猫儿吃的食物逐渐升级为小鱼、猪肝,甚至和主人一样——经常吃肉。如此,不经意间,到了晚上,家中的老鼠又渐渐开始了喧闹、嬉戏、偷吃粮食。直到有一天,同学惊异地发现,猫儿看见一只硕鼠时,显然是有些受惊吓,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几步。猫是老鼠的天敌,只是在相声节目中听说有些猫儿怕见老鼠,或者是和老鼠“称兄道弟”,没想到它是活生生的现实!
于是,小鸡和猫儿的变化便成了晚上熄灯后我们宿舍共同讨论的热点问题。几经辩论,最后达成共识:1、小鸡的变化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因为生物都有繁殖过剩的倾向,而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着变异,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2、猫儿的变化可以用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理论解释,生物在新环境的直接影响下,习性改变、某些经常使用的器官发达增大,不经常使用的器官逐渐退化。同理,不常使用的功能也逐渐减弱或者消失。
动物如此,那么,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2000多年前,儒学大家孟子便告诫人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虑患害使人发展,安逸享乐使人灭亡。《伤仲永》是我们早已熟知的故事,“仲永生五年。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然而,神童的光环使得仲永最终流于平庸,“泯然众人矣”。可是我们又知道,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再反观我们的周围,在众多人神往的大学校园里,在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今天,天之骄子们有多少人在为了学习而废寝忘食、刻苦努力?又有多少人沉湎于网游、谈情说爱?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