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风景这边独好

急稻子杂文2025-05-19 05:11:52
提起延安,人们便情不自禁地想到宝塔山。想当年,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后,延安成了中国人民革命的红色都城,多少热血青年、革命志士、从全国各地汇集在延河之滨、宝塔山麓,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尔后又奔赴烽
提起延安,人们便情不自禁地想到宝塔山。想当年,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后,延安成了中国人民革命的红色都城,多少热血青年、革命志士、从全国各地汇集在延河之滨、宝塔山麓,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尔后又奔赴烽火遍地的大江南北。
位于延安城东南方的宝塔山,原名嘉岭山,古称丰林山,为四周群山之冠,山上有建于唐代的宝塔一座,故称之为宝塔山。
宝塔,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为八角形九层楼阁式砖塔,其庄严雄浑,塔高44米,塔基周长36。8米。每块砖的规格为46?3?厘米。宝塔底层辟有南北两个拱门,北门书有“俯视红尘”,南门写有“高超碧落”。挺拔巍巍的宝塔,象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已成为延安的象征和重要标志。
自明代以来,宝塔历经沧桑,但依然岿立于嘉岭山之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宝塔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到解放前后,遍身弹痕,残破不堪。而今,宝塔修整一新,塔顶安装了避雷针,铺设了照明线路,每逢节日之夜,彩灯齐明,十分壮观,把山城点得更加美丽。
在塔的南北两侧,还修建了供游人休息的两个“五角亭”和“钟亭”。
钟亭内悬一口洪钟,系明崇祯年间(1620年)铸造,高150厘米,直经160厘米,钟的上部有佛教常用原莲花纹饰,下部则铸有道教常用的八卦纹饰,寓意佛道合一。此钟原置于清凉山。抗日战争时期,移至于此,用以报警。
当游人登上高15米,长11米的“烽火台”,俯视山川,想起昔日艰辛的戍边生活,范仲淹沉郁苍凉的《渔家傲》词顿时会涌上心头:“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想起范仲淹驻守延安期间,励精图治,大兴营田,并建起第一所书院(嘉岭书院)……。似乎仍能感受到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
建于山之巅峰的“摘星楼”站在遗址上把山川尽收眼底,摘星楼周围为一古城寨遗址,现在尚有残缺的城垣及地洞,为范仲淹等人先后修筑,范仲淹在延安戍边时间虽短,却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时隔近千年,仍为人们所称颂。此外,一代豪杰韩琦、庞籍及杨家将,都在宝塔山上留下历史的脚印。
如今的宝塔山,依然是世人所向往的地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和共和国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曾先后来宝塔山视察。
巍巍宝塔山,正敞开她博大的胸怀,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好友。
为了帮助游人进一步认识延安、了解延安、增强爱国主义热忱,我将多年来的报刊杂志上发表的部分文稿,整理出来并编写这本以宝塔山传说为主体的内容,为广大读者提供一线启发。可以说,这本书是读者认识宝塔山的一把钥匙;是您浏览延安的一个向导。愿她助你走进辉煌的历史文物瑰宝库,从而改变“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局面;这正是我编写此书的目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