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追寻失落的文化
近些年,圆明园可谓热闹非凡,从铺设防渗膜、到湖心岛出租,再到万春园建别墅,大大小小的媒体真是铆足了劲,做足了文章,掀起了一浪又一浪。当我们正吵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一位法国历史学家却出版了一本书,《186
近些年,圆明园可谓热闹非凡,从铺设防渗膜、到湖心岛出租,再到万春园建别墅,大大小小的媒体真是铆足了劲,做足了文章,掀起了一浪又一浪。当我们正吵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一位法国历史学家却出版了一本书,《1860:圆明园大劫难》。这位学者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花费巨资,历尽艰辛,搜集、购买了大量关于圆明园的资料,这些第一手资料更加清晰地揭露了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中国皇家御苑的强盗行径,更加明确地指出了西方列强对华“远征”的侵略性、掠夺性和破坏性。这是对我们的一种讽刺!自己民族的侵略史让侵略者的后人给抖出来了!
圆明园,一个让全世界憧憬的梦幻般的园林与宫殿,只是建造的过程太过缓慢----耗费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耗费了中国各种顶尖人才全部的智慧和心血。
圆明园,正在做着甜美与幸福的梦,在两个欧洲文明人的主持下,毁于一旦,只是毁灭的过程太快太快,以至于很多设计者、参与者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欣赏这不是天工胜似天工的惊艳之作。
圆明园是由许多个“一”建造的,一个个房屋,一个个花园,一个个水池,一个个喷泉,一片片湖泊,一条条道路,一座座桥梁……圆明园的毁灭也是源于一个个“一”,一把火,一把跨洋过海的火,这把火拉开了圆明园毁灭的序幕。
一个大清帝国成就了一座圆明园,足以让世界上所有的皇家宫殿黯然失色;一座圆明园也让世界永远地记住了中国历史上的大清帝国,让世界人惊异于大清帝国的浮华、也惊异于浮华背后的软弱。
我们以无比愤怒的心情无数次的谴责洋人,是的,我们是爱国的。
可是从民国到现六七十年代我们自己人的破坏呢,有谁敢站出来说说自己的罪行!没有人,我们依然在指责别人,我们是自私的,我们甚至不敢承认自己的罪行。
圆明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废墟,似乎是注定的命运。圆明园的光辉没能普照大清帝国,也没能普照整个中国,这个佛语的“圆明”失去了她本来的含义。我记得有人说过,佛语也是谶语,我想应该是吧,至少这个是的。
在今天人们的记忆中,圆明园仅仅是一种摧残和屈辱的象征,有多少人能真正去关注圆明园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中国从来不缺少废墟,缺少的是废墟文化,缺少的是面对废墟的勇气。人们还总是在想重新建造一个新的圆明园!古罗马的角斗场没有重建,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没有重建,庞贝古城没有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没有重建,我们有什么理由重建圆明园呢!
的确,新建一个圆明园可以给国家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可是一个精神极度贫瘠的民族该是多么的苍凉!
我不敢想象,如果新的圆明园建成了,当我们的孩子去游览圆明园的时候将是怎样一种情形!可能他们只会说,啊,这么大的房子,好漂亮,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你不觉得那是一种悲哀吗?
我们记住了在我们的国土上有圆明园这样一个废墟,可是又有多少属于圆明园的民族珍宝流散在外,没有人统计过!冯骥才先生说过,“我们的文物而是世纪的前二十年,贯穿着被掠夺的历史,后二十年贯穿着盗卖与走私。对于前二十年,我们责怪洋人,那么后二十年呢?我们怨谁?”也许正当我们在圆明园中留影的时候,这些漂洋过海的珍宝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默默的哭泣。
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那些流散的珍宝,让圆明园安静些吧,让圆明园保持原貌吧!否则,我们的孩子将在过度的喧闹中迷失方向,那些珍宝回家后将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真的想看圆明园,那就去看大型史诗电影《圆明园》。她用三维动画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圆明园,重现了300年前圆明园的瑰丽辉煌,再现了150年前中国的屈辱历史,记录了圆明园从建园、扩建、被毁的历史全过程。她会明确告诉你那段历史到底都发生了哪些事,历史的事实,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大型史诗电影《圆明园》的问世,弥补了我们在这个方面的空白,也稍稍减轻了我们的内疚感。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追寻更多失落的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文化和物质并行,才能成就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数古代风流人物之阮咸与刘伶
下一篇:80前与80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