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与企业的关系

民族文化与企业的关系

乖拆杂文2025-03-25 00:16:26
一个人的作坊制作谈不上是企业,只能称其为作坊。一个家庭的工厂制作,也谈不上是企业。但一个人的手工作坊,一个家庭的工厂作坊,可以说是一个“初成”的企业。费孝通先生曾说:“中国社会结构是从家庭到宗教到社会
一个人的作坊制作谈不上是企业,只能称其为作坊。一个家庭的工厂制作,也谈不上是企业。但一个人的手工作坊,一个家庭的工厂作坊,可以说是一个“初成”的企业。费孝通先生曾说:“中国社会结构是从家庭到宗教到社会。”我们可以说中国企业的始端也是有家庭小作坊到族工厂到社会企业,甚至是由个人小制作,小买卖为始,逐渐产生小作坊,小工厂到个企,家族企业。古中国的买卖“字号”便是中国企业的雏形。今天的老字号,也就是由过去的生意行所来。不过,那时候的作坊式生意跟我们今天所说的企业不能完全等同。那么,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怎样呢?我们说这些家庭作坊或买卖的企业理念(也就是概念)是斑斑驳驳的。先秦诸子、经学、玄学、佛学等等观念的影响逐步融合在作坊生意中,互为循环、互为影响,但并没有形成一种文化聚合力,形成具体的概念去影响古老的“字号”。所以,中国的企业文化一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还是分散的,如同天上的星星各自闪烁与一点。直到二十世纪接近尾声,修涞贵先生引入华夏传统文化并初步汇积,于1999年创立“企业修正哲学”,开始“企业修正组织”的研究。他的诸多著名企业思想,被传媒为“中国新时期成长企业的智慧”。他也由此摘得:“中国企业哲学的奠基人”的桂冠。
中国上下五千年洋洋洒洒的传统文化竟然没有造就出一部中国传统的经济与文化学说,而是被西洋企业哲学、经济哲学作了药引。一部《孙子兵法》可见端倪,它不但丰富了西方的军事战略思想,而且造就了西方企业哲学文化,曾经我们却不知外来企业文化的许多经典,便都来自自己的祖宗那里。
从满清末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崇洋媚外(尤为美、日、英、法等国),许多学者疏忽了我们古老的传统文化,甚至把传统文化中精华也一摒地抛弃了。在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中国大多企业一直把外来企业文化视为经典,视为圭臬,言必说哈佛,语必有牛津。而把自己的“曲阜”(此处为代称,指中国传统文化)置之度外了,甚或忘了自己的祖宗是谁,相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然而,中国古老的哲学“给了我们这种智慧和这种圣神的理性,决不是为了让他们在我们身上发霉而不予利用。”(威廉·莎士比亚)
民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蓝图是:“科学的管理理念”加“民族精神”。企业的民族精神文化,还必须我们自己去挖掘。虽然修涞贵先生的“修正力”开创了中华民族企业哲学民族精神的先河,但更深层次的企业哲学的民族精神思想并没有挖掘出来。欧仁·鲍德埃在《国际歌》中写道:“从来也没有什么事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靠谁?全靠我们自己。
“大的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没有文化支撑的企业干不成大事。规范人们行为的是自身文化的自律并不是法律,而是文化,是一种比硬件更重要的软件。他的力量非常强大,只有依靠它,企业才能达到老子说的‘无为而治’。”(《修正力》)。企业文化的矿藏有的拿来可用,有的还需我们从古老的民族文化中去开采。2005年末,北京大学哲学系特别面对企业家开展了国学课程,专门以先秦经典及诸子为根基,课程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元曲、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是一套独特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体系,通过深入阐述遍参蕴藏恒久的治世之道与管理智慧,以实现东方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对话与衔接。当一种民族思想和民族精神被发扬光大时,它就会成为全人类的精神文化。
民族的也就是具有本民族特质的,是用于维护这种民族气质的文化也就是民族文化。正如《修正力》所指出的“一个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企业理论的民族是很难领先于世界的。”我们发掘中华民族的企业理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中国企业经济的发展去“谋求最大的可能”(牛文元语)。尤如经济学家佛雷德·李斯特(FredrichList,1789年生于德国,1825年流亡美国,后加入美国国籍)所言“我们一代代先人所作出的一切发现、发明、改进、完善以及努力积累而成的结果,正是这些构成了当今人类的智慧资本。每个国家生产力的大小,不但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并利用了先辈所取得的成就,而且要看他如何以自己的造诣来扩大先辈们的成就。”
历史的车轮在向前滚动,并压碎一切陈旧的迂腐,我们对先祖的成果如何处理呢?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要么全盘否定要么统统拿来的现象。可以说历史文化性的东西都是在继承性的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并非凭空产生。再创造即创新,创新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抛弃旧的创造新的;另一种方式是对旧事物进行改造,在旧事物的基础上找到新出路。但这些再创造的成果各有所长,各有独特优势点,普遍具有可超越性,却不具备替代性。如: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经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等,都具有独到的哲学智慧与魅力,那个也不可以代替。任何文化性的东西,无论在古今中外,都具有时间、地域、空间、方位等多维特色,只有整合了所有多维特色,才能创构一个完完整整的灿烂世界文化。所以,我们的企业文化,不但要古为今用,而且能柔合西方企业之特色文化为一体,使我们自己的企业在创立和发展上,运用新文化、新思想踏出一条特色辉煌之路。
企业文化也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企业文化是引领企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武装力量,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如同航空失去了坐标,航海失去了罗盘,只能是盲目的。企业文化就是扎根于企业中,同时企业文化用以领导和指导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包括人本文化学、安全文化学、人才文化学、思想、精神、决策文化学、管理文化学、营销文化学。这些文化学始终融合于企业中,由企业总文化线贯穿起来。
先哲说:“下手处是自强不息”,但自强不息是有基础的,有条件的,没有创造自强不息的基础是行不通的。没有技术,不懂得引进和学习,再自强不息也是徒劳。世界发展是全世界劳动人民智慧的总和,而绝对不是哪个国家,依靠闭关自守凭着一股蛮劲赶出来的,我们所创立的企业文化学基础是立足于我们民族文化基础上的,懂得引进技术懂得借鉴,才是企业立于千仞之壁的明智之举。引进和综合是一种更新,有时放弃也是睿智之举,更是精神的超越。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