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云远雁写天骄——读刘盼河《分野斋 诗稿》
为人作序,乃名家所为,而今刘盼河先生请我为其《分野斋诗稿》作序,实令我诧然、汗然。诧然的是刘先生儒学朋友多多,饱学之士济济,却让我这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写序;汗然的是刘先生诚意相邀,百推不过,只好勉为其难
为人作序,乃名家所为,而今刘盼河先生请我为其《分野斋诗稿》作序,实令我诧然、汗然。诧然的是刘先生儒学朋友多多,饱学之士济济,却让我这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写序;汗然的是刘先生诚意相邀,百推不过,只好勉为其难。几年前与刘先生相识于原创天空网站,当时我做网站责任编辑,也正是刘先生因偶发事件赋闲落寞之时。他心中感慨尽在字里行间,所做诗词诙谐幽默、雅言俗语联袂上阵,令人目不暇给。“逍遥自在一白丁,写罢繁花写落英。闲趣阑珊如老道,孤吟顿挫似山僧。轻愁隐隐泼香墨,豪兴昂昂纵笔锋。裁就诗词三百首,不揣浅陋任人评。”(《偶吟》)初读他的诗让人轻松惬意,但是仔细品味,却有些淡淡的苦涩。用他的诗句“别样情怀谁与诉,清吟夜半瘦灯花。”来概括可能就更加恰当。他的诗逼近真实、近乎口语,这种风格在《偶吟十》中表现得尤为酣畅:“既是堂堂大丈夫,岂因斗米俯头颅。愁无疆场策骁骥,笑卧清荫读异书。红袖添香描紫蕊,新瓜佐酒戏鹧鸪。隐归岁月有新趣,也喂牛羊也喂猪。”少了些诗的凝重,却多了几分鲜活,更能令人爱不释手。所以说他的诗是上品,就因为刘先生的诗切切实实反映了当时的处境和心境,与苦为作诗而作诗的诗人相比就多了一份灵气和魅力。
他的诗词鲜活剔透、题材广泛、形式不一。尤其他的组诗取材角度灵活,从不同层面、用不同手法细腻入微地描摹、刻画诗人纷繁复杂的情感。
足下千丘壑,心头一片天。
常言说得好,文如其人。读刘先生的文章能充分感受他的乐观豪放,不拘小节。“狗苟蝇营今日休,优游林下度春秋。锦笺半展写莺燕,秃笔拈来画马牛。有客临门发饮兴,无朋造访赏花幽。乐行险韵向题僻,怪趣独知是老刘。”在职也好,赋闲也罢,刘先生这种与生俱来的狂放却非造作而来,虽然仕途不畅,但毫不气馁,吟诗作赋,竟能自得其乐。有诗为证(《归隐二》):“绿蔓青枝锁晓窗,娇莺唤我下藤床。荷锄耘去花间草,信笔拈来率尔章。自饮自斟真自在,时歌时舞老清狂。经年不忍离园去,袅袅兰香韵味长。
诗说眼前事,手写内中情。《八声甘州魏征公园》:恰风和云醉燕呢喃,满园尽芳菲。看鹅黄柳色,翩翩弄影,沐浴春晖。一碧晴波潋滟,倒映乳莺飞。突兀几石立,凛凛雄威。移步曲廊深处,且凝神注目,数座残碑。有魏征故事,耐品味神追。想当年,诤言直谏,谱贞观,忠耿汗青垂。尘间客,烟消云散,名相独岿。诗人此时驻足魏征公园心潮起伏,写的是眼前景说的是魏征人,然而我们掩卷遐思,就不难发现令诗人“品味神追”魏征的“诤言直谏,谱贞观,忠耿汗青垂”之中还赫然而立着一个具有相同品性的老刘吧!诗人达到了“我以我口写我心”物象交融的最佳境界。
当然,人非圣贤,老刘也有难以抑制的万端愁绪:“千般乱象向谁道?说与荆妻枕上听。”“半轮清月半帧书,情至深时语却无。寒叶飘零春去也,满襟老泪对谁哭?”读至此,我们不禁为他的率真竖指,更为他坎坷的经历惋惜。记得曾为他的境遇写长短句来安慰:“秋来万木尽着霜,冬去春日长。绿蚁红炉邀斜阳,对影竟成双。审鬼神,判虎狼,也曾放胆狂!是是非非凭谁论,好铁一身钢!”他回道:“忧国秉笔谈国运,济世埋头务世情。”见此诗,我倒觉得自己的劝慰多余了。“人生如此也风流,为廓心雄做壮游。洗手试寒沧浪水,爽怀望远岳阳楼。千年风月收眸底,万里云天付笔头,把盏赋诗歌一曲,野山醉卧月如钩。”可见刘先生足下千丘壑,心头一片天。对于这样胸怀宽阔之人,眼前这点坎坷是何其微小!
嬉笑非本意,文字可天成。
刘先生笔锋凌厉,文思敏捷,嬉笑怒骂皆可成诗。他的赠诗,可谓千奇百怪、妙趣横生。赞讽嬉戏各领风骚。赞如:《赠赵贵辰先生》:“花红柳绿太匆匆,岁岁添霜逾半生。斑管一支描万象,雄文三卷谱心声。披风把盏对烟月,沐雨如林觅戏莺。四野悠游睁老眼,人寰添个看云僧。”写出赵先生年逾半百,却酷爱诗文,野外采风,风雨不误。赵先生也是我的朋友,是著名的乡土诗人,曾获得很多国家级大奖。《重逢韩盼山老师》“人生谱就六十章,游子怀情归故乡。早岁夜读凋碧树,今朝名满傲群芳。狂书有意追怀素,椽笔无形效老庄。每遇乡邻开眼笑,家常依旧晋州腔。”对恩师毕恭毕敬,发自内心去赞美他的学识风度。韩老师是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著名书法家,非但不摆架子而是平易近人,尤其结尾一句,高度赞美韩老师乡音不改的故乡情结。嬉如:“鸡皮鹤颈尘间少,尖嘴猴腮天上无。身卧荒村研异术,魂飘林野问妖狐。不食烟火拒锅灶,欲制仙丹造炼炉。自谓卜清千载事,耳光一记醒糊涂。”(《戏赠杨季春先生》)以白描手法,极尽刻画之能事,将一民间怪才刻画得淋漓尽致。结尾一句耳光一记醒糊涂,旗帜鲜明地表达诗人对沉迷方术之人的态度。又如:“如火真情也枉然,杳杳不见九重天。应知去岁相识易,更怕今生忘却难。声气相求同笔墨,雌雄无异共衣衫。那宵一握红酥手,恼我年来总未眠。”(《有赠二首》)这是一首情诗,更确切的说是一首玩笑诗,却写得情真意切,荡气回肠。“声气相求同笔墨,雌雄无异共衣衫。”仅十四个字不仅将一个才女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还写出诗人发自内心的仰慕之情。可见刘先生用墨用情至精至纯,文底深厚真情激荡,自然天成。请看他的《劝酒》之一:劝君凭盏试红唇,青眼流波欲醉人。嗔骂一声惊四座,纵然君子也销魂。刘先生不放过入眼的一切事物,酒席间劝酒在刘先生笔下更是别有情趣。短短的四句诗,既写出劝酒女子风韵卓绝,又写出女子的泼辣娇憨,更表现诗人的真心感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女子精灵剔透又娇羞泼辣,令诗人怦然心动,但毕竟臆想有点绯色,连忙为自己辩解“纵然君子也销魂”。恰恰是这结尾一句,使整首诗熠熠生辉,尘埃不染。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将人灵魂深处的东西裸露无余,却充分展现人性的率真和自我。此诗就达到了艳而不俗,色而不黄的最佳效果。
绮情增春色,豪迈走奇峰
刘盼河先生思维奇特,收发自如,善用险字俗语。“还学词律求平仄,更望文章赋者兮。”(《重逢韩盼山老师》)平仄对者兮,也唯有刘先生敢用,且用得恰当、自然,毫无斧凿之痕。这样的句子很多,又如:“有兴当午投酒肆,无眠夜半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