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遮羞布与距离
一不小心,从业余文字爱好者就变成了文字工作者,人生真是奇妙,有很多想不到,可又偏偏似乎又有定数,假如当初不是爱好文字,今天又怎能一天十二个小时盘弄文字呢,既然爱好,就应该继续爱下去,但是人总是至贱则无
一不小心,从业余文字爱好者就变成了文字工作者,人生真是奇妙,有很多想不到,可又偏偏似乎又有定数,假如当初不是爱好文字,今天又怎能一天十二个小时盘弄文字呢,既然爱好,就应该继续爱下去,但是人总是至贱则无敌,就像青春年少追求爱情一样,对爱情的渴望让对方的缺点绽放成一朵鲜花,但是一旦天天在一起的时候,对方脸上的鲜花就会变成麻子,真真切切了。说这样的话并不意味我吃到葡萄了非说胃里泛酸,而是其中的问题就被放大化了。其实从很早我就觉得语言是不能完全相信的东西,这并不是从虚伪、违心这样的角度来说,而是从语言的本身。语言从意思的构想到大脑的处理,经过了层层编辑,就像一个记者写了篇报道,却要经过编辑重新编写,虽然大概意思如此,但有些部分却被改变了味道,然后再到了对方耳朵里,又经过对方那套理解体系一消化,可能真正的意思领会就只有百分之五十了,有时候百分一都不到,俗称弄拧了。当然,语言还要靠语调、体态来辅助表达,这样依然改变不了语言被一层层过滤的过程,到对方的大脑里只剩下七七八八。误会就这么产生了。
文字更是如此,加上没有声音、没有语调、没有表情、没有体态辅助表达,然后再加上大脑对文字本意的辨识,其消化程度比口语更难。但简单的文字还是容易理解的,但简单的文字往往在一个大的环境里,单独一句话表达一个意思,放在一个语境里肯那个是另外的一个意思了,这就是断章取义。很多无良记者就利用文字语言的这一功能,煽风点火的。
文化越发展,文字的组成总是有变化,加一些修饰,换一种体裁,越是文化人,说出来的话就越难懂,甚至望而却步,不知其所以然。远不如没有文化的人,表达直接,更容易理解。指桑骂槐的人,对于理解力差的人是完全没有作用的,指桑骂槐就是一种文化的进步,但这种进步能够为人的沟通带来多少好处呢。
常常有人在我文章的回帖里骂我,但明白人都清楚他们没读懂我的意思,往往根据这里面的一句话就触动了他的神经,而后不顾其他,就开始破口。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一点都不冤枉,谁让我罗列了那么多文字来表达一个意思呢。话越多越有漏洞,文字越多越容易暴露问题。本来要表达的意思,一拐弯,就不知道真正的方向了。
当爱情从“我爱你”演变成情书的时候,就是人为的沟通困难的开始,文字虽然很美,可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远了。当稳定的过日子生孩子的状态演变为生活非要心脏刺激的情感心跳时,做人难了。
文字是个奇妙的东西,当他不为表达意思,只为包装时,文字就成了一个华丽的壳子,将败絮缠裹其中,再喷上一遍香水,让人仅仅因为外表而打动。这时候,文字就像妓女脸上的化妆品,遮去了酒醉烟迷的沧桑,千万不能洗掉。所以说,文字可以把丑的变美,当然,也可以因为施粉太厚,失去了真实。
当有了QQ还有MSN,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更少了,当一个办公室的两个人在网上热火朝天嬉笑怒骂后,面对面时竟然会脸红,只能说明人越来越习惯于身体孤独了。
现实的你和文字的你不一样,你相信吗?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人生与西瓜
下一篇:从《伤城》回望《悲情城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