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车人老于
于得水属龙,今年五十五岁,名字是老家的七大爷给起的,人们都说这名字起的吉利,属龙,还在水里头,以后肯定是事事如鱼得水呀。但这小子一辈子也没混好,小时候家里穷,念不起书,老早就顶他爹的工到一家自行车厂当
于得水属龙,今年五十五岁,名字是老家的七大爷给起的,人们都说这名字起的吉利,属龙,还在水里头,以后肯定是事事如鱼得水呀。但这小子一辈子也没混好,小时候家里穷,念不起书,老早就顶他爹的工到一家自行车厂当了一名配件工,这一干就是三十年。这几年由于厂子里效益不太好,就提前内退了。这一赋闲在家,老于这心里可是没着没落的,老伴儿死的早,儿子当兵退伍后就开出租去了,整天没日没夜地在城市里的大街小巷里跑着,也没时间陪老头说会话。
你说找个人唠嗑吧,左邻右舍的都是单身老太太,老于又是个腼腆人。还好有一个姓张的老头退休在家也没事儿,老于就爱往他家跑,可人家老张是市文化局退下来的文化儿人,人家是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老于可是样样稀松。老于没文化,斗大的字识不得几个,倒是勉强能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那还是上班那会儿为了每个月在工资单上签名求单位会计教给他的,为此,他还搭上了几个煮鸡蛋。他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文化,可他就是爱往有文化的人堆儿里凑。时间长了,老于能搭上的话题就少了,就更显的没意思了。每天就是一边听着咝咝拉拉响个不停的收音机,一边就着花生米喝着东北高粱酒,直到喝到迷迷糊糊地,躺在已经被汗浸的有些发红的竹椅上眯上一觉。干体力活的人就是这样,只要一闲下来,浑身都不自在,不是今天这儿疼,就是明天那儿痒痒。
一天晚上,老于儿子交完车回来,看见老于躺在椅子上眯着眼,手里摇着一个能和济公那把媲美的蒲扇,说:“爸,吃饭了吧?”
“吃了,大米粥还没凉呢,厨房里还有几个咸鸭蛋,你就凑活着吃点吧,今儿腿有点不得劲儿,没买菜去。”老于眼也没睁地说。
“爸,我看你老在家待着,怕待出病来,我有一哥们儿,他媳妇是咱市新华书店的,我拖她给你找了个工作,您去吧?”
“我说臭小子,诚心拿你爸当礼拜天过呢是不是,书店是啥地方?你爸我大字不识几个,能到那有文化人的地方去上班?”老于一使劲儿坐了起来。
“这您冤枉我了不是?我是说她们书店门口这几年竟丢车子,想顾个岁数大点儿的人帮忙看看车子。你也不白给看着,没人每次两毛钱。您看咋样?”
这下老于可来劲了,干脆站了起来,“钱多钱少咱不在乎,我就喜欢和文化人一块混,长知识呀。”一边说着,一边还假模假样地像诸葛亮一样摇开了扇子。
第二天的大清早,老于就带上了从居委会王大妈那里借来的印有“值勤”字样红臂绣,认认真真地套在了右胳膊上。还在书店门前的一个树旁立了块牌子,上书四个大字:“存车两毛”。等到八点左右的时候,买书的人也多起来了。老于就向交警一样认真地指挥起来了,安排着人们把车放到合适的位置。又时,人多的时候,就亲自上手,把自行车规整规整,每天忙的不亦乐乎。
要说每天来书店的人都是来买书的吗?那可不一定,其中大多数的的人都是带个本子在书店里“蹭”书看。一看就是小半天儿,特别是自从老于来这看车收费了,人们就更得把这两毛钱花的值值实实的。你要说知识分子都是要面子的人,那可不一定,这里就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带副眼镜,样子挺斯文,但是每次看完书来取车子的时候,不是说没带钱,就是一下子从兜里摸出一张百元大钞,脸上还带着诚实的歉意。老于也是个老实人,一看到这种情景,半开玩笑的说:“呵,这大票子,吓死我了。拉倒吧,下次再说。”时间这么一长,那小伙子竟连谎也不撒了,每次趁老于帮别人搬自行车的时候,开开锁,蹬上就跑。
这天下午五点多钟,那小伙子从书店里走了出来,看到老于车摊儿那里有人打架,围了一群人,刚好要去取车子,就过去看看热闹。只见人群里老于紧紧地拽着一个中年男子的衣领,一边气喘吁吁地说:“年轻轻的,干点啥不好?非干这偷鸡摸狗的事儿,走,上派出所去!”那中年男子长的又黑又搞高,铁塔一般壮实,见面前这一又瘦又小是老头抓着自己不放,有些急了,“谁他妈的偷车子了,这是我自己的。”
“是你自己的车子,咋还用改锥撬锁?”老于还是不依不饶地反问他。
“我告诉你呀,你别臭来劲啊,别以为你岁数大,我就不敢动你!”
“你动动我试试!”老于也不干示弱。
看着周围这么多人,中年汉子有点气急败坏了,一下子给了老于一拳,老于没站稳,一个趔趄就扑通坐到了地上。中年男子怕是闹大,刚要骑着车子跑,就被刚好赶来的巡逻民警抓了个正着。“走,你们俩跟着我们上派出所说道说道,这谁的自行车,有人认没有?”周围的人没一个认这车子的,于是,连车子一块儿拉走了。
天天渐渐的黑了,看热闹的人们都纷纷找到自己的车子骑着回家去了,唯独那个小伙子是走着回去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