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其实很简单
搞经济这件事,跟干革命这件事,在中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既然选择了摸黑走路,走一段就该停顿下来,回头看看有没有走弯路,抬头望望是不是偏方向。总之,这是一件没有谱但必须制造出谱子
搞经济这件事,跟干革命这件事,在中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既然选择了摸黑走路,走一段就该停顿下来,回头看看有没有走弯路,抬头望望是不是偏方向。总之,这是一件没有谱但必须制造出谱子来的事。关键在于,当人们停顿下来张望的时候,终究会吵起来,因为中国的经济产生了许多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社会中的,社会本身就是复杂的,因此,这些问题也不可避免的复杂,所以,也不可避免的吵了起来。人们深入的探讨,可是,深入进去了,却没有人走得出来,为什么?为什么进去的们那么多,而出来的门却没有呢?
所有的人都陷在了自己给自己所套的结里。或者说,给自己限定了一个底线,这个底线是什么呢?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的第一句话: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把所有讨论的问题往回想想,就知道这是根源了。要我说,自然界的真理很明确: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你想兼得,肯定得不到,如果你想尽办法一心要得到,那过程会很波澜转阔,结果也只有一个——规律在这放着。
经济学家们在讨论的并不是中国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他们是在和自然规律做斗争,这种心态来源已久,改革之初小平同志就讲:“市场经济不姓资也不姓社。”“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在走过这风雨30年的一程之后,我们只能说在抓住鱼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闻到了熊掌的气息。但是,接下来的,就是规律的底线。
这规律是什么呢?肯定不是拿出来忽悠人的一个凭空界定条件。它就是归根到底,两种意识形态的交锋,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一个脑袋里能够同时容得下两种意识形态吗?当改革深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必然到达这一步了。因为对于中国,改革的可以说是物质,而物质决定了意识,意识附着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所以,在改革没有超出意识的容忍限度时,显得顺风顺水,而当改革到达一个临界点时,必然要触及到这种意识的存在基础了。我想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就是这个临界点的体现。意识形态的不可调和性,使得改革很难进入更深的层面,所以,可以说辛劳动法更像立法者在试图抄一条近路,再次迈过这道坎。但是,此路非彼路,这是国界,是临界点,是不可调和点,能看到的,只能是:“此路不通”的标语。
所以了,大家在讨论,赞扬也好,批评也罢,激进也好,理性也罢,在这个条件下,一心想左手拿着鱼,右手攥着熊掌走出来,是不大可能的。
但是,如果话说到这里就停下,等于没说,还落了个悲观主义,说风凉话的评价。话也不能就此停下,中国经济的简单之处,就在于当年小平同志的一句话,解了中国人的饥渴。中国经济的复杂之处,也在于小平同志的那句话,以至于今日人们在发展理论上的捉襟见肘。
其实,选择是痛苦的,但正是痛苦的选择,才是发展的推动力,不能不说当年中国选择改革放弃了许多,而今日,我们的经济主导者,是不是也该重新思考这取舍之间的痛苦和得失了?
在很想兼得,又不可兼得的事物面前,我们正站在两者和谐相处的临界点上,不管是向左走,向右走,还是向前进,终归是要抉择的。
我们曾经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了一句话,主导了中国30年的青春。而今,我们也需要一个人站出来,说一句话,继续改变中国的航向,给未来的30年添加动力。哪怕依旧简单,也依旧复杂……
只是,这个人会是谁,而这句话,又是什么呢?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