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是弱势群体吗?
前段时间,北京礼文中学高一学生刘强状告老师逼学生舔痰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师成了弱势群体这一并不成立的命题也在教师圈子里不胫而走,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这一事件虽然以庭审过程中老师突发心脏病而让良心
前段时间,北京礼文中学高一学生刘强状告老师逼学生舔痰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师成了弱势群体这一并不成立的命题也在教师圈子里不胫而走,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这一事件虽然以庭审过程中老师突发心脏病而让良心未泯的学生撤诉宣告结束,但这一事件所引发出来的教育适当问题还远远没有结束,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正确恰当地履行职责,是每个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上述案件中身为学校政教主任的杨文香(女)老师由于在学生纠错问题上的疏忽,没有积极履行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职责从而造成了自身的被动,庆幸的是事态没有进一步发展。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尽管法律明确规定教师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禁止侮辱学生的人格,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但在教学实践中,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媒体报道的也有不少。很多教师可能抱着侥幸的心理铤而走险,但一旦倒霉的事情遇到自己的头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才如梦初醒,为什么只有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时候才醒悟呢?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尊重是相互的,只有老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前段时间,一教师反映某班的课上不下去了,老师说的时候泪花在眼圈里打转。经过了解,发现学生和老师对抗上了。民意测验的结果,是老师不问青红皂白给学生乱发脾气,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于是在课堂上起哄。经过对老师的一番开导和对学生的说服教育,师生间的冰雪渐趋消融。
辱人者自辱。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掌握不好教育的尺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倒头来吃亏的还是老师。有一学生调皮,被老师打了一耳光,没想到那学生对中老师胸脯就是两拳,害得老师住了几天院。最后,还拿学生没办法,因为一开始老师就错了。
人无完人,老师也不例外。作为处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差错的机会也比较多。出错并不要紧,重要的是老师要用正常的心态对待差错,尽力挽回因错对学生造成的伤害。考试中,学生因作弊被老师警告,警告屡次无效后,老师强行将学生卷子收走。学生怒目圆睁,欲对老师动手。问明情况后,我将学生安抚在座位上,并让老师把卷子还给学生,使一场即将爆发的冲突暂时平息。
教育发展到今天,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在觉悟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这是历史的进步,这一进步同时也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教育观念日益更新,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变革的今天,在如何尊重个体存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保护好教师的自身权益,使整个施教过程中师生关系达到和谐融洽,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值得研究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