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花八门的方言杂趣谈(之三)
闽南话作为我国汉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后来的学习和阅读,我从一些有关的资料上逐渐了解到,闽南话同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通行的汉语言之间之所以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就在于我国历史上曾经
闽南话作为我国汉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后来的学习和阅读,我从一些有关的资料上逐渐了解到,闽南话同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通行的汉语言之间之所以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就在于我国历史上曾经因战乱出现过的若干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发生在公元308年,即晋代永嘉二年的“五胡乱华”大动乱中,原来生活在中原地区黄河、洛水流域的林、陈、黄、郑、詹、邱、何、胡等八姓仕族举族南渡到今福建沿海一带,并将当时流行于黄河、洛水流域的语言——“河洛话”也一同带到了福建,从而形成了最早的闽南方言。三百多年后,又发生了两起大事,进一步促成了闽南话的最终成型。
一起是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福建南部被称作蛮獠的土著人因土地与徭赋问题发生动乱。时任朝议大夫兼岭南行军总管的今河南固始县人陈政奉命先后率领好几千中原将士进入福建平息动乱。平乱期间,由于陈政在其聪慧的母亲的协助下实行了以安抚为主的政策,使得他的将士同当地居民很快便化敌为友,相处和睦。陈政死后,其子陈元光继承父志,继续领兵镇守福建,并上疏朝廷在闽南设漳州获准,有力地促进了闽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陈政父子及其手下几千名中原将士的到来,使刚刚形成不太长时间的早期闽南话得以增加最新的中原语言元素。
另一起是发生在五代后梁开平年间前后、同是固始人的王审知建立“闽国”的事件。
唐光启元年,固始人王审知与其兄王潮一起奉母董氏随军入漳州。时为其上司的王绪责怪王潮兄弟携母随军违犯军纪,命斩其母。王潮兄弟遂联合诸将密谋擒杀王绪。后王潮任泉州刺史,景福二年攻入福州后又自称留后,据有泉汀五州之地,乾宁三年为威武军节度使。乾宁四年王潮死后,其弟王审知继任其职。王审知素有军事才能,很快统一了八闽。后梁开平三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在位29年。闽地亦自此称为“闽国”。其间,王审知重视农耕,鼓励垦殖,保境安民,薄赋轻徭,使闽中一带社会大治。审知死后,其次子王延钧仍被封为闽王。王氏兄弟、父子先后经营福建50多年,在闽地社会生活全面汉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闽南话也就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它最后的成型过程。
由此可见,闽南话不仅是汉语,而且还是当年最正宗的中原汉语。只是由于一千多年前交通很不发达,再加上一些政治上的原因,使得当时定居到了福建的这些中原人长期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中原地区的语言在他们离开后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演变,沿着另外一条道路发展变化成了后来我们大家都普遍使用的主流汉语。与此同时,闽南方言却基本上还保留着汉唐时期的老样子,顶多在自己流行的范围内沿着一条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道路缓慢地发生了一些自己特有的细小变化罢了。这就是闽南话之所以来源于中原汉语,后来却变得与中原汉语完全面目全非的主要原因。
由于闽南话基本上保留了一千多年前我国汉唐时期中原地区的语言特征,所以语言学者们把它成为我国古汉语的“活化石”是非常恰如其分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