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端午节划龙船究竟是纪念谁?

仙桃端午节划龙船究竟是纪念谁?

慈航杂文2025-08-31 14:00:24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所谓“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仙桃人传统的端午习俗中,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挂有艾叶,这一天必不可少的要吃鸡蛋、粽子、虾馓,赛龙舟,还有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一种纪念活动。至于挂艾叶,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仙桃人过端午有小端阳、大端阳、末端阳之分;即五月初五、五月十五、五月二十五,仅就我所知道的,三、剅、胡场一带过小端阳,通海口、沔城一带过大端阳,而郑、毛有的地方喜欢过末端阳。
今天《仙桃日报》有信息说;龙年农历五月十三至五月十五,沔城回族镇将举办第十一届龙舟节,祝贺!尽管龙舟节年年在搞,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有纪念屈原之说、纪念伍子胥之说等。那么,仙桃的端午节划龙船究竟是为纪念谁?它是一个谜吗?切莫不要去说都纪念!
是纪念楚大夫屈原——拯救或凭吊屈原的这种说法普遍被接受,南朝梁人撰写的《续齐谐记》载始:“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隋书?地理志》说: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汩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迅楫齐驰,棹振水陆,观看如云。《荆楚岁时记》:“是日竞渡”注文曰:“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
“咚咚锵!划龙船。龙船长又长,不怕风和浪;龙船跑得快,赶走水妖怪;龙船跑得欢,快快救屈原”……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是纪念伍子胥和曹娥——此类说法是龙舟竞渡始于春秋时代的伍子胥,传说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于钱塘江中,有曹娥驾舟去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曹娥碑》)。后人则划龙舟,作救伍君状。另外一种说法则干脆把龙舟竞渡的起源直接附会在曹娥身上,《后汉书.列女传》记载:“孝女曹娥者,会嵇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江县诉涛婆婆(迎)神,溺死,不得尸体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y鷑),字子胥,春秋时楚国监利县(现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伍场村附近)人。又说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期楚国人。根据历朝官修地方志书记载,其出生地位于现在的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常家营村。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子胥的哥哥叫伍尚。他的祖父叫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气。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遂成为诸侯一霸。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太宰喜乘机进谗,说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夫差听信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9年,吴国果然为越所灭。
纵观仙桃端午节划龙船纪念意义上的人物,我想不是屈原、就是伍子胥了,其它关于龙舟竞渡的起源和传说,好像与仙桃民间联系不起来,仙桃的端午节划龙船究竟是纪念谁?
反正不是纪念我的。划龙船是崇拜龙的图腾,祈福祭祀的一种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地方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去过分片面地强调特定地方的纪念性内容,而忘了端午节的真实内容和全民防疫健身的内涵。
咚咚锵!划龙船,划划以划伊,龙踩划!
美好传统文化记忆,蕴含各种美好意愿,有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碧绿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河岸边挤满了观众,个个屏息凝视地望着河面。鼓声震天,一艘艘龙舟象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