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关于文字的杂谈
我这段时间看哈利波特英文版时很有感触,在诸多原版小说中,这是唯一一部我可以不靠字典顺利看下来的,当然我英语水平并不高,能看懂纯粹是因为作者用的词句比较朴素,不会是那种平常见都没怎么见过的俚语或是古语什
我这段时间看哈利波特英文版时很有感触,在诸多原版小说中,这是唯一一部我可以不靠字典顺利看下来的,当然我英语水平并不高,能看懂纯粹是因为作者用的词句比较朴素,不会是那种平常见都没怎么见过的俚语或是古语什么的,单词也用的常用单词,而不是经常使用像gre或者toefl里那样的估计很多美国人这辈子都不会用到的一些,虽然可能很多文学家语言学家分析的时候会说这本小说很肤浅而且不适合儿童阅读,但是哈利波特系列还是出名了。然后我就想到了关于中国的一些文学作品的事情,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余秋雨的火热,火热的出书发行和火热的口水战。我承认余秋雨的文笔的确很不错,一件小事都能被他写的悠扬婉转跌宕起伏,至于成为高中生大学生必读书目之一,更是有他的道理的,现在作文都八股化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翻翻余秋雨的书,模仿一下这种文笔,作文的分数还是不会太低的,但是你要是把观点写得太明确了,就未免会给批卷老师提供一个思考此文是否偏题的机会,所以你得学余秋雨,打几个马虎眼,朦胧一下史实,既可以展现自己的优美文风又可以显得自己很有才华,什么都能写而且还能写这么多,写错也不要紧,反正朦胧的,你也看不透。但我还是觉得这种文风很缺德,你想写yy就yy好了,你想借历史舒展一下情怀我也不在意,但是不能冠上历史的名头。
现在想想小学才是阅读的黄金时段,四大名著和各类史书传记,只要看过了,几乎不会忘,起码还能留个轮廓在脑海里,毕竟那时学的东西少,可惜如今的小学生早沉迷于少年宫的音乐书法英语什么的各类辅导班了,没有阅读功底,又没有社会阅历,于是初高中写作时自然就开始感叹没有灵感无法下笔,偏偏语文考试又是作文必考,于是背作文的,模仿的,意淫的,乱写的,五花八门全都有。
我认为照这样发展下去,只要中国不改革教育制度,诺贝尔文学奖就永远都不会出现,别看国内一些名家貌似写得很不错,但是和国外一些大家比还是差远了,当然我也不是特别推崇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虚名目前也有没落的趋势,相当的名不副实,但是我还是得拿这个来说事,你看连人家都快没落的东西还这么精彩。不过中国环境因素也是要考虑的,你不能写敏感话题,不能描绘中国的社会阴暗面,更不能抨击一些不良现象,既然不让写真实的,那就只能造假了,而掺了假的东西往往是很难对人胃口的,连自己人的胃口都很难对上,更何况外国人?至于虚构方面更加不用说了,教育如此,想象力实在丰富不到哪里去,看
到目前为止我认为中国很多享有盛名的小说中都带有很多国外小说的影子,不知各位看法如何。
最后感谢韩寒,起码还可以看到文学界一丝精彩。
一些杂谈,见笑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新闻三聚氰胺毒害的是整个社会
下一篇:诗歌正论(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