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古今诗词的巧运用

地理教学中古今诗词的巧运用

禁法杂文2025-08-25 14:25:07
地理学科对于中学的学生来讲,很多内容比较抽象,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因此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种状况,我曾采取了多种办法,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运用学生以往学过的古今诗词让抽象的知识形
地理学科对于中学的学生来讲,很多内容比较抽象,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因此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种状况,我曾采取了多种办法,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运用学生以往学过的古今诗词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讲地球的周长,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说明地球的赤道上的周长大约是4万千米。
天气和气候的时候,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清明时节家家雨,路上行人欲断魂”来说明每一年春天到来的时候花儿都会开、清明节前后一般都会下雨,以此来说明气候的特点是比较稳定的,变化是比较小的,用“东边太阳西边雨”说明天气的特点变化大。
讲地形地势与气候时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海拔因素是影响气候的原因之一。同样一座山,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山下芳菲尽,山上寺庙前的桃花才开。
讲主要的降水类型时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说明锋面雨的特点,强度小。
讲中国的主要的气候类型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横断山的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说明横断山区是典型的垂直气候;用“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讲中国的特殊的天气时引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来说明梅雨这种特殊天气到来的时间、梅雨季节到来的景象。
讲中国主要的地形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形容内蒙古高原东部的景象;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丘陵这一种地形的特点;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来形容四川盆地的特征。
讲中国的河流时引用“飞流直下三千尺,是银河疑落九天”来说明金沙江河段的落差非常大;引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形容黄河“地上河”的景观。用“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来形容长江中游河段的景观;用“高峡出平湖,天堑变通途。”来形容长江上山峡水利工程建成后的景观。
讲中国的名山时引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形容泰山;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出对庐山的介绍,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形容庐山的特点。
讲中国季风气候显著时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指夏季风)不度玉门关”来说明季风只影响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而西北内陆地区夏季风很难到达,属于非季风区。
讲中国的主要的山脉和河流时用毛泽东这首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来引出中国的山脉和长江上的重要河段和重要支流。
……
经过我一年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一提涉及到教学相关内容的诗词时,很多学生都能兴致盎然的随老师一道吟诵,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课堂的气氛也一下子活跃起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