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声潺潺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因为下雨你不来。——张爱玲《小团圆》新年第一天,雨一直下,淅淅沥沥,无法停歇。阴霾的天气,伫立窗边,目及从屋檐滑落雨滴,不由总想起以上的话来,有些适合这雨天的心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因为下雨你不来。——张爱玲《小团圆》
新年第一天,雨一直下,淅淅沥沥,无法停歇。阴霾的天气,伫立窗边,目及从屋檐滑落雨滴,不由总想起以上的话来,有些适合这雨天的心境,便也想起那本名声大噪的《小团圆》。
之前读张的书,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都是让我爱不释手,仔细品味的。这一本《小团圆》,如获至宝,怀着期待的心情翻开,悦读,却让我有些失望,一直放在枕边一个多月,是看了又看,但却始终没能吸引我去认真品读的一本书。
《小团圆》是张最神秘的作品,“雪藏”了三十多年,个人和家族隐私暴露无遗,是张曾要求将其销毁的自传体小说,十八万字。
《小团圆》以没落的贵族之家为背景,时空交错,上海、香港、美国场景不停游离、交换,写得鸡毛蒜皮,有些啰嗦,絮絮不止,枝枝叶叶太多,有时感觉是在凑字数,尤其是前半部,对“辽远而神秘”的母亲回忆很多,一开始就登场,还有她的姑姑,她的朋友,七大姑八大姨的,表姐表妹,人物众多,没有贯穿始终的鲜明线索和情节,稀稀落落的笔墨,细细碎碎的勾勒,读来艰涩。
张的小说不仅是情爱,更有人情、世俗;社会、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和关注。《小团圆》随意散乱,细碎艰涩,但却也掩盖不了张对那个风雨飘摇的人世的深刻体验。
小说通过精工的笔触给我们展现的是旧中国一个上层社会女性的真实的生存状态,九莉、蕊秋、楚娣、比比……纵然个个受过高等教育,光鲜靓丽,追求独立与自我,但在那个年代却始终得不到真正的平等与尊重,情感纠结,孤独、苦闷,彷徨。
“食色而不疲”,《小团圆》还让我们再次见识了张不愧是擅长描写情色的高手。
那个该是主角的人物胡兰成化身的邵之雍迟迟不出场,几乎书写将半才缓缓露脸,“他的过去有声有色,不是那麼空虚,在等著她来。”落笔不多,但张对九莉与邵之雍缠绵悱恻的片段却写得极富风情,细腻,撩人。“他吻她,她像蜡烛上的火苗,一阵风吹著往后一飘,倒折过去。但是那热风也是烛燄,热烘烘的贴上来。”“他讲几句话又心不在焉的别过头来吻她一下,像隻小兽在溪边顾盼著,时而低下头去啜口水。”原来情色也可以写得如此委婉动人,温情美好。
九莉与邵之雍,同《色,戒》中的王佳芝与易先生,简直如出一辙,张对被说为汉奸、为人之夫、有许多女人的胡兰成总如此不可救药的迷恋!
张是个爱情至上的女人,很小资,嗜书如命,对国难民生漠不关心,不知这算不算人性的缺失。
余彬著的《张爱玲传》中有述:她曾称她自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没良心的看护”对于病人的要求,能不理会的她尽量不理会,烂蚀症病人不停交换着,直要到病房里的其它人都醒了,看不过去帮着一起喊,她才烦恼万分地出现。屏风后面是她的避难所,大部分时间她躲在那里看书,用书挡开外面发烧的一切。
无独有偶,《小团圆》中也有一个对话场景:
一片空白中,之雍在看报,下午的阳光照进来,她在画张速写,画他在看波资坦会议的报导。“二次大战要完了。”他抬起头来安静的说。“噯哟,”她笑著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之雍沉下脸来道:“死这麼许多人,要它永远打下去?”九莉依旧轻声笑道:“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他面色才缓和了下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战火纷飞中,九莉是张的真实写照,而这个奇才女子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对现实与社会是一贯的疏离态度,她甚至希望残酷的战争一直延续,只因为要和亲爱的人在一起!爱情是她生命及精神的全部。只憾是,人世无常,爱情太短暂,她拥有得太少!
不太喜欢《小团圆》内容的琐碎,却还是一如既往地钟爱张的表达,她的文字,娓娓道来,精细绮丽,直入人心。
小说的最后尤其温馨和浪漫,这也该是张意念中一厢情愿的“小团圆”吧?
“青山上红棕色的小木屋,映著碧蓝的天,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著,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著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候醒了。”写的是经历三段恋情之后的九莉做的一个梦,很温情,是她和他手拉着手,在一个童话一样的世界里迎风而立,还有他们的孩子们。
“她像棵树,往之雍窗前长著,在楼窗的灯光里也影影绰绰开著小花,但是只能在窗外窥视。”直到到晚年,张还如此怀恋那段让她低到尘埃里的刻骨铭心的爱,对他充满着不灭的憧憬和渴望。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