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临渊不羡鱼

我自临渊不羡鱼

作宪杂文2025-04-16 00:28:11
有一种鸟,叫鸠,当它拣尽寒枝于丛林灌木上,便开始架构建自己的巢,经过一番辛苦的辗转盘旋,终于找到了一个华美无双的住处。当它站在枝头欢快地啼鸣时,却在顾盼生姿之际看到了麻雀的小巢,那种小巢稀奇古怪,光怪
有一种鸟,叫鸠,当它拣尽寒枝于丛林灌木上,便开始架构建自己的巢,经过一番辛苦的辗转盘旋,终于找到了一个华美无双的住处。当它站在枝头欢快地啼鸣时,却在顾盼生姿之际看到了麻雀的小巢,那种小巢稀奇古怪,光怪陆离,但在斑驳中又显出几分奇特与别致,新颖与朴实,鸠想,苦守了几个月的华居,己没有了新鲜感了,也没有趣味。于是它振翅盘旋,占领了小麻雀的小巢。它并未曾想到,对于它处心积虑而得到的小巢,比起自己辛勤搭建的华居而言,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也许如果鸠巢有感知的话,它的内心将会充满着愤懑与苦楚,悲伤与叹息。
有一种人,叫中国人,他们从原始森林里走来,一路上的筚路蓝缕,风餐风宿露,一路上宵衣旰食,晨出暮归,就那样通宵达旦地在历史上行走着,跋山涉水马不停蹄。他们采路边的野花为食,掬起山崖上的清泉为饮,累了,就伸手摘片白云为盖,并以天地为枕,山川为席;疲了,就观赏山的灵动与水的缠绵,云的飘逸与雨清新,谛听风的情话与叶的芳心,或卧听雨打残荷的天簌之音,或静看月出惊山鸟的灵性与萌动。就这样,中国的文化便从这艰苦卓绝的怡然自乐中流淌出来了,随着人类的发展而蔓延几千年。
我国的文化还有许许多多志洁的灵魂作背景。那衣冠楚楚的谦谦君子,带着自己衷爱的百姓与信念,在无路可走时,纵身跳进汩罗江清澈芳香的水中,化作一株株芳草与芰荷,于是有了端午节,也有了人声鼎沸万人空巷的盛会;那龙姿凤章的翩翩公子,为守着自己归隐山林的志向,纵然被烧死,也不愿意出仕,于是便有了寒食节,也有了人们潸然泪下扪心自问的场景。
我国的文化也有许许多多神奇浪漫的神话作背景。女娲补天的勇敢创新精卫填海的目光远大,夸父追日的坚持不懈,嫦娥奔月的凄迷浪漫,无一不能激励影响人们的生活。我国是一个重别离重思念的国家,中秋节的出现,使人们对幸福美满、合家团聚的渴望又有了新的再现。面对着那阴晴圆缺的月亮,可以告诉朋友“天涯共此时”,可以告诉他们“千里共婵娟”,可以在月下独酌,看对影成三人,发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我们的各样节日都折射出我们的光辉与荣耀,我们每一次的欢度节日,都表现出我们对中国文化的景仰与崇敬。我们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又怎么允许世人的轻视呢?更怎能忍受他们对外国不知名的文化趋之若鹜呢?我们只过我们自己的节日。
景仰自己的文化,欢度自己节日,让汩罗江那洁白的浪花永远晶莹,让林中的苍松更加挺立,让广寒宫中的舞袖不再寂寞……
我们是会用自己的双手搭建华居泽被后世的鸠,对于别人的巢穴,无论它具有怎样的诱惑性,我们都不想据为己有,更不会舍本逐木,附庸风雅。即使它们的巢比我们的更华美,我们会退而结网,而不会临渊羡鱼。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