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门口的大奔

名校门口的大奔

垂帘杂文2025-10-24 05:51:58
刚刚从搜狐上看到一篇名为《大学门口》的帖子,甚是惊骇。此帖是说在大陆某名校的校门口每逢星期日都会云集来诸多世界名车,目的是为了来接他们的情人,说得难听一点也就是来接他们的“二奶”。因为帖子有图片,所以
刚刚从搜狐上看到一篇名为《大学门口》的帖子,甚是惊骇。此帖是说在大陆某名校的校门口每逢星期日都会云集来诸多世界名车,目的是为了来接他们的情人,说得难听一点也就是来接他们的“二奶”。
因为帖子有图片,所以没有必要怀疑它的真实性。也许这样的事情早已经司空见惯蔚然成风,已经触动不了人们的怀疑心里了。
看到这样的事实,我们除了用在今日已然苍白无力的道德来谴责来声讨,是不是还应该反思一些问题呢?是什么的存在让大学变得越来越“开放”?是什么的存在让一部分女人越来越“无所羁绊”?
女人是谁?
“女权运动的真意义,是要女子有痛切的自觉,从知识能力上力争上游,务求与男子立于同等地位”这句话是梁启超先生当年在南京女子师范学校讲演时的一句话。
现在在已经时过境迁,在21世纪的环境下再把“女子解放”挖掘出来太显过时,但是问题需从此处说起。
“女权”顾名思义就是女子的权利,在封建社会女人的权利少之又少,而且还会受到诸多不公正待遇和可怕的规定,比如女子殉葬等等,那些都是走远了的,且不细说。进入了民主社会,因为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女人的权利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慢慢发展至今,男女在权力上已完全无差别,女人得到了彻彻底底的解放。
女权的解放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上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女人本身上看,这种解放似乎来的太突然,以至于让一部分人没来得及接受就直接消沉。女权的到来,让社会正视了女人,让男人尊重了女人。但是,除了被尊重之外,女人们更应该重视自己、尊重自己、正视自己,这比被尊重更为重要。
女权的解放,是铲除掉不公正,摒弃掉蔑视,为广大女同胞迎来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并没有任你放荡不羁的意思。从女权解放以来,女人用有了权力,但现在有多少女人在尊重着自己的权利呢?数不尽的情色交易,数不尽的出卖肉身色相,21世纪的女人们,你们怎么了?难道这些问题都是社会环境的错?难道这些问题都是男人的错?女人就不该反省吗?
黄帝叫人固定配偶,由此可见那时人们对婚姻的意识比较薄弱,那是未开化和野蛮的一种体现。然而将近六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对性的观念又如此开放,难道这就是社会的进步?这就是我们苦心经营并不断声称文明的社会?春节晚会曾经有过一句著名台词:“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会有一个贤惠的女人;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一定有一群男人。”可见,如今在出卖的没后一定隐匿着利益的交易,这就是圣贤书里说的可耻,是对自己肉身和良知的践踏,是对父母的大不敬!
谁是女人?问的直白一点,谁是你眼里的女人?问的21世纪一点,谁是你床上的女人?
能有这样的问题提出只能说明一个现象:女人成了机器。成为了为自己赚钱的机器,也成为了被别人消遣的机器。那关于“谁是女人”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那一具散发着各种香水混合味道、把头发烫的半曲半直半蓝半黄的皮囊便是女人。那这幅皮囊里面是什么呢?我猜是一种混合物,里面有百分之六十的欲望,有百分之二十的恶念,有百分之十的柔情还有百分之十的天真。
女人,你们埋没了可爱,纯真和善良,是你们自己一棍子打懵了道德,而毫不犹豫地走向了灯红酒绿的罪恶深渊,无论最后结果何如,都休怪旁人。

大学门口
清末废除科举制度,让知识走向普通民众,让知识平民化,不做深究地说这是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虽然古代有很多贬低书生的词语,但是从主流上不难看出人们还是尊重读书人的,但是在我们每个人都成了读书人的今天我们开始尊重谁了?我们尊重甚至膜拜有钱人。改革开放以前,很少见到有人在饭桌上剔牙,当时人们认为这种行为是对人的极大不尊重,但改革开放以后,一些港商来大陆吃完饭后便若无其事的剔牙,因为他们是有钱人,所以此举便被我们效仿。
有钱人的确值得尊重,值得我们尊重的是他们坚持不懈苦拼苦打的精神,而不是他们手里的钞票。之所以我们现在观念扭曲的如此严重,直接原因出在教育上。
已然平民化的教育怎么了?
在这里且不说教学内容上的合适与否,只谈论在人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学校的过失。
十五至十八周岁使人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几乎都在初中高中里头悬梁锥刺股。整日整夜的计算未知数,没日没夜的死记ABCD,我们的学校教给了孩子太多的知识,却让他们接触了太少的道理。对于学生来说,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对于一个被称之为人的动物来说价值取向和那些查一查书就知道的知识是无法同日而语的。假如你不知何为尊卑贵贱,何为荣誉羞耻,就算你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又能怎样?我们虽然都是完全独立的个体,虽然享有高度的自由,但是我们又被同一种规则规范着,那边是我们社会里的道德。所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道德怎样去“道德”,这也是老师和学校的责任,这比升学率更为重要。学校不能只重视学生身上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这种行为与把一盆名贵植物搬到户外任其自生自灭有何异处?
关于教育,一些前辈们说的已经够多,可是谁又能听得进去?听进去了谁又能改正呢?教育,变一变吧,为了自己的良心好吗?

大奔停在了名校门口,的确让人很不舒服。难道大学以后就这样发展?难道女人以后就要这样发展?反思吧,但愿我们能进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