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人民的声音时评将不会“脑残”

有了人民的声音时评将不会“脑残”

多米诺理论杂文2025-03-25 07:53:47
前段时间,网络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篇文章,《时评正成为一种脑残文体》,此文一出,立刻引来各方热议。之所以引发网友热议,我想原因至少有两点,一是时评是一种很重要的文体,一直以来为社会公众所关注,二是随着互
前段时间,网络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篇文章,《时评正成为一种脑残文体》,此文一出,立刻引来各方热议。之所以引发网友热议,我想原因至少有两点,一是时评是一种很重要的文体,一直以来为社会公众所关注,二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草根网络时评作者不断涌现。正因为时评在公众尤其是网评人中的热度,此抨击时评缺陷的文章,自然会触动很多人的心弦,引发热议也就不足为奇。
笔者也曾经学习过这篇文章,支持文章的一些观点,但不同意关于时评脑残的结论,更期待时评不要脑残。
什么叫时评?笔者所理解的时评就是社会各界对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的各类现象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现象的评论。时评通常体现在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时评无疑要紧扣时代脉搏,做到与时俱进。
时评为什么重要?时评通常会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挥重要的影响力,正确应用好时评这种文体,将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应用不当,又将会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时评有哪些不足?笔者一向都很喜欢时评这个文体,也很喜欢读有关于时评的文章,而且主要集中在社会、政治等领域。在既往的历史中,笔者曾经读到了太多假、大、空的时评文章,这样的文章通常是歌功颂德声声一片,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有些甚至是愚弄百姓,颇像“掩耳盗铃”。这样的时评文章读多了,令人看着就生厌,甚至倒胃口,令人恶心。要说时评的不足,笔者最大的感受就体现于此。当然,时评之不足,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我们期待什么样的时评?抛开时评的写作技巧、手法、文采、思想深度、知识深度不谈,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时评自觉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时评的终极目标应该更多地体现在为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服务。正所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时评能够担起社会的道义,为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做贡献。
时评该由谁把持?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时评似乎成了所谓社会精英、专业时评写手的专利。幸好有了互联网的发展,时评正日益变得草根化,也正是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草根的参与,时评才不至于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时评本不应该被谁把持,时评属于社会公众。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前进,人民要幸福,人民就必须发声,时评,无疑是人民发出内心真实心声,表达个人诉求的一个好载体。文以载道,我们期待更多的草根拿起手中的笔,载出人民心声的道!时评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训斥和教化,时评从来就是属于人民的。时评应该用来为人民服务,失去了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时评将会真正地“脑残”。
时评的发展方向在哪儿?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利益而发声,应该成为时评发展的重要方向。写出一篇质量高乘的时评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人民能够畅通无阻地通过时评来发声,千万篇代表人民心声的时评,哪怕文采不够,但其所彰显的社会价值和巨大威力一定会远胜于一篇高高在上、故作高深的时评。
有了草根的广泛参与,有了人民的广阔市场,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坚定方向,时评将不仅不会脑残,反而会愈发活力四射,生机勃勃。“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什么是世界潮流?民心所向就是世界潮流。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时评成为民心的载体,成为民主监督的利器,对有害于人民根本利益的“逆流”,以摧枯拉朽之势,涤荡得无影无踪!期待着越来越多的鲁迅式的时评写手涌现,不一定具备鲁迅的文采,但一定要有鲁迅的风骨和灵魂!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