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

生计

射涛小说2025-08-18 23:27:29
[一]王小成是一个独生子,父母十分疼爱他。他七岁时,有一个下江来的十三岁的女子,被父母带到他们家乡逃难,父母死去没人管,为王小成父母收养,成了他的童养媳。父母认为,有个大的老婆,可以很好照顾他。解放后
[一]
王小成是一个独生子,父母十分疼爱他。他七岁时,有一个下江来的十三岁的女子,被父母带到他们家乡逃难,父母死去没人管,为王小成父母收养,成了他的童养媳。父母认为,有个大的老婆,可以很好照顾他。解放后,虽然四处宣传婚姻法,但这女子在他家住惯了,又无处可去,仍然住在他家下。这女子,虽然他叫大姐,周围的人,都知道那是他的媳妇。
王小成从四岁开始读书,根本不知道生活的艰难。他家父母是准备在他十七岁时,与他完婚的。可是,三年困难,他父母相继去世,这婚事自然就没办成。父母去世时,他读高中还有一学期毕业。学校停办,他没毕业,就被遣返回家。十几年来,有父母供养,家中从不缺吃少穿,对于生计,他从未很好考虑过。父母从小将就他,除了读书,就是读书。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却不知生活的艰难。学校停办,父母死了,家中只有称作大姐的他的童养媳,但是,当时各人都在挨饿,谁也无法照顾谁,这位大姐自然照顾不了他。
他为人诚实,当时的情况,他根本不知如何求得生存。生产队每个社员只有十六进制的二两口粮,除炊事员和一些干部吃下来,社员们根本无法靠那点口粮过日子。人要活下去,必须懂得偷东西吃。那就是,无论麦种、红苕、洋芋。白天刚刚种下,晚上就去偷来吃。收获时,有意不将粮食完全收回,用来埋在地下,到晚上,弄回来吃。小麦成熟,带上剪刀和书包,去剪麦穗吃。玉米、南瓜、豌豆,一切可进口的东西,都可背地去偷来吃。本来这些都是自己种的,但是因为一切属于集体,所以凡是不是集体分的,就叫偷吃。王小成认为,他祖宗三代从没有人偷,偷吃不光明正大,他自然不偷吃。他所谓的大姐,打回口粮,总是吃一半才给他。他饿得没法,只要能进口的野菜,鹅香草,水芹菜都去抓来吃,仍然解决不了饥饿。他成了皮包骨头,就等着饿死。好在,他读过两天书,他认定天无绝人之路,全国这样大,不信找不着吃饱饭的地方,于是,他向外流窜。
[二]
他离开家乡,来到一个煤矿附近,去到一个沟边喝水,饿来倒在地上。眼看他就要饿死时,一个大汉抱走他。他醒来时,在一个工棚里。大汉喂他一些开水,他终于奇迹般地活起来。大汉将自己的口粮给他吃一点,他就有了点精神。同大汉一起的几个同事,看他实在可怜,就各人将自己的口粮节约一点给他吃,他的命总算被这伙人救活。他看见这些人,每一顿有一大牙白米饭,虽然没有盐、没有菜,但总比没有粮好得多。后来他听这伙人说,他们是犯人,是一个劳改煤矿的犯人。因为是井下劳动,所以每月的定量有五十三斤,他对他们十分羡慕。这时,他认为自己要得活命,就只有报名参加劳改队。他把他的想法告诉这伙人,说他愿意参加劳改队。这伙人笑了,他们说,从来没有听说过报名参加劳改队的事。抱他回工棚的大汉没有笑。他告诉他,虽然他们救他的命,但是,他们不能长期养活他,他应当另寻一条生路。他问了各人的经历,知道这些人都不是偷、就是抢进的劳改队,他知道这些事都是坏事,那是干不得的,他不愿意去作这种事。
[三]
他流浪到省城,已是饿得奄奄一息,他只有到一个餐馆去捡剩菜剩饭。餐馆的服务员用木棒将他打出来。他没有办法,只有大哭。一个公安走过来,说他不该四处流窜,将他送进省城收容所。在收容所里,虽然每天只有半斤粮食,比在家乡农村却好得多,虽然仍然是饿,但总算有了点精神。可是,他知道收容所的人都要被送回老家,他怕送回老家,真不知如何是好。他认定,还是参加劳改队,生活才有所保障。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周围的人。许多收容人员说他没有出息,认为他十分可笑。一个老收容人员问他:“你要求就是如此简单?”他说是的。他又说,他知道参加劳改队不容易,许多人都是去偷、去抢进入劳改队的,他家从没有人与偷沾边,他不愿意辱没祖宗,却又找不出进入劳改队的办法。那人笑了笑说:“有什么不好办,我教你一个法子,保管你进入劳改队。可是你以后不能怨恨我,更不能向人说是我教你的。”“我怨恨谁,这是我自愿的。”他果然按这人说的去做了。
几天后,在收容所的厕所里,出现‘打倒……!’的反动口号,是用粉笔写在墙上的。这一下,把全收容所的保安人员惊呆了。他们又是照相,又是追查,又是将所有的人集中一起对笔迹,闹得不可开交。这时,他站出来说是他干的。经过对笔迹,果然是他。经过审讯,他被判七年徒刑,进入了劳改队,终于实现他的愿望。
[四]
在劳改队,他才知道,劳改队并非什么好地方,他才后悔自己的行为,当年不应该写那几个粉笔字。但是,劳改队总有一定口粮,生活虽苦,但总算挣扎着活过来。他在劳改中学习泥工,又是高中文化程度,看得懂图纸,本来是可当施工的,但劳改队的干部不十分相信他,他就只能当泥工。七年时间很快过去,他已二十五岁,知道家中没其他人,就只有在劳改队就业。
四人帮被粉碎后,他认为自己没有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机,定他为反革命没有道理,他开始向法院申诉。法院根据他的实际情况,认定他没有明显的反革命动机,虽然他有错误,但是不能构成反革命罪,于是撤消他的判决,给他平反。平反后,他开始思恋家乡,就想回家乡去。有人劝他留下来当工人,并说,外面的工作很不好找,你出去后恐怕生计会有些问题。他认为,他在劳改队学有技术,又是高中生,他不信回去找不着一个工作,于是,他谢绝别人的劝告,离开劳改队。
[五]
他回到家乡,自然是一切都没有。他找到公安局,公安局将他安排回到生产队就算了事。他无房、无田、无土,好在劳改就业期间,还积蓄了一点钱,他租了一间房子住下。他去找他的所谓的大姐,希望她能对他有所帮助。人家已是儿孙满堂,根本就不理他。他进一步知道什么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他去找当地几个建筑公司打工,他说是泥工,可是,人家看不起他,根本不让他去做技术活,只是要他每天去挖土方,背砂石。一天很累,却只能挣两元钱。他感觉对他很不公平,干一个月,就不干了。
他去到一个与他一起劳改过的朋友家里,朋友正在做百货生意,而且赚了一笔钱,朋友劝他做百货生意。他动用劳改时的一点积蓄,在这个朋友处,拿一点货物,就做起百货生意来。他太老实,根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