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母亲最相思

唯有母亲最相思

容媚散文2025-12-18 12:51:36
要过很久,才会明白。爱,其实并不是一个事件,一种追寻。也不是想要从对方的身上截取自身所缺失的东西,更不是用来对抗虚无满足自身自私的武器。它是一种思维方式。而我更喜欢把它看作是一种信仰。母亲是这场信仰的
要过很久,才会明白。爱,其实并不是一个事件,一种追寻。也不是想要从对方的身上截取自身所缺失的东西,更不是用来对抗虚无满足自身自私的武器。
它是一种思维方式。而我更喜欢把它看作是一种信仰。
母亲是这场信仰的开始,也是阐释爱这一意识的完美思维方式。
追忆到很早很早的时候,在我们错综复杂的身体构造前期,每一个细胞中都住着一位天使,她伴随着我们的生命而来,用同样的心跳,同样的节奏,同样的呼吸把持我们存活下去的理由。于是,一出世我们就有了一个心有灵犀的归属体,她,就是母亲。在未出世与她交融的300多个日日夜夜里,每一个瞬间的喜怒哀乐,她都与我们细心共享。在温柔呵护,竭力宠爱下,她馈赠给了我们诞生于世的浪漫。
而后我们长大了一点。我们开始学着对母亲撒娇,做鬼脸,挣脱她们的怀抱,而她只会对我们笑,站在离我们很近的地方,默默关心我们的一言一行,然后用贴心将我们捧在手心,在她眼中,我们是最珍爱的宝贝。再慢慢地我们学会了“咦咦丫丫”,学会了迈小步伐,用手抓东西吃,她在一旁,笑的更甜,圣洁,亮丽。也许这个时候我们并不清楚她这一具象代表什么,但是她给予我们的温暖亲切,是无法忘却的诗篇。
一天天过去,我们慢慢从一个无知的孩童变成了一位少先队员。母亲在我们的世界里慢慢退去占据全部角色的地位。我们也开始跳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乐园,那里有鲜花,蝴蝶,还有伙伴。对她的依赖似乎只凝固在了过去甜美的记忆里。记忆中的母亲很美,有温和的微笑,还有可以给予我们一切幻想的可能,像天空飘浮的观世音菩萨。孩童远去,小少年短暂,我们渐渐过渡到了求知阶段的少年。开始变心中的好奇为行动中的实践,我们学会了怎样去应对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新奇。细心跟同学相处,意识到对于一些小事情要自己打理。而在这每一段路途中,母亲都会教会我们许多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如何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又如何不能做。但我们却似乎刻意拒绝故事的内容直接衔接叛逆的心绪,在母亲亲切的教导中添加一些额外的“心眼”,维持自身的个性,保留独特的倔强。直到引发出母亲真实的气愤。
再长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开始在书中懂得了“知书达理”,了解了生活中的快乐和忧愁。于是“眼泪”这个代名词开始蛊惑并拘留在我们身上直至泛滥成灾。也开始懂得了母亲的眼泪,她会含着泪欣慰地说“你真懂事”。在她的思维里,自家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于是她们拼命挣钱,苦苦节省,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突然发现了母亲头上的白发,意识到了她的手已经粗糙不再娇嫩。而此时,我们只会站在母亲的身后,细细端详,想感激她的话在切切懦懦的行动中被粉碎的支离破碎。
如今,长大了。我们的思维变换的越来越快了,在不停的追求中,我们慢慢地顺应了周遭的变化,融入了色彩缤纷的更迭,学会了很多的技能包括把握心态的“顺其自然”,却对着母亲额头上的白发怎么也自然不起来。有一种思念叫“蓦然回首”,有一种纪念叫“为了忘却的纪念”。让我们在蓦然回首的那一刻朝着不忘却的这一纪念给年岁渐增的母亲一个温暖的拥抱吧。其实,再多的所谓“报答”也无外乎是被注解了四个季节的思念。而被思念解说的时间里,惟有同母亲在一起,才是最好拉近爱这一距离的见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