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橄榄树

梦中的橄榄树

包打听散文2025-11-20 14:43:11
久旱的城市终于在清明时节迎来了纷纷细雨。不过是在街上闲逛,走到县政府对面的时候,满地的泥泞不觉让人皱起了眉头,望向空无一物的施工现场,那种莫名的失落感又涌上了心头。断了吧,也许真是一点微薄的希望都没有
久旱的城市终于在清明时节迎来了纷纷细雨。
不过是在街上闲逛,走到县政府对面的时候,满地的泥泞不觉让人皱起了眉头,望向空无一物的施工现场,那种莫名的失落感又涌上了心头。断了吧,也许真是一点微薄的希望都没有了……
尽管这句话已经对自己说了千百遍,然而身处此地,我的目光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留恋在那个地方,兴许,这就是传说中的习惯,就连我自己都不清楚,这个习惯是从哪一次停留开始养成的?
“你真的不住院啦!?”
“你才‘住院’呢,我只是‘住在县医院里’!”
“切,那不就是‘住院’嘛!”
“你!……”
我知道,即便是真的吵架,他也不是我的对手。十年前的我,正处在学业上的鼎盛时期,也许正是后来求学的这些年里再也没有这么成功过,所以那段有他参与的时光似乎总是灿烂而美妙。哪怕是如这样的“争论”,在我每一次的回忆中都能勾出内心最诚挚的笑容。当时不过是初二的小姑娘,但是家里作文竞赛的获奖证书已有厚厚的一叠了,于是,应付这种“口舌之快”根本不用经过大脑思考。而恰恰就是没有经过思考的这么几句话,成就了影响我将近八年的习惯。
从那天开始,我知道他家搬家了,地点是县政府对面的那条巷子,房子是最里面临河的一幢,房间是二楼朝南的那一个。
现在想来是多么的可笑,我甚至从来没有看到他出现在那座房子前一次,可是我的目光却追随那座房子七年了,我都不知道自己这七年来到底长高了多少,长胖了多少,却清清楚楚的记得那座房子的门窗怎样变得陈旧,那座房子的外墙何时开始长出了青苔,那座房子的阳台又是哪一年多出了一盆鲜花……
而你呢,你有没有在出门的时候发现有一束目光曾多少次那么期待地守望在这里?你有没有在关窗的时候发现有一道目光曾多少次那么渴望地驻留在这里?你有发现吗?
“你准备报哪所高中?”
“我考得不好。你呢?”
“我应该就报A高吧,他们说可以以数学特招生保证录取。”
“……嗯……”
“你报B高吧,第一年招生也许很多人不敢报,还是很有希望的。”
那年夏天,我真的很幸运的被B高录取了,从此,同班同学的我和他,进入了同一个城市里竞争最激烈的两所重点高中。也就是从那时起,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假期回家,逛街成为了我必不可少的功课,从县政府对面走过成为了我逛街必不可少的路线,看向尽头的那座房子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我路过小巷必不可少的习惯。这个习惯,一晃,就是七年。
高中三年,我除了上课,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我曾对大学的同学说过,古典文学,世界名著,名人传记,历史传说,地理游记,我在高中那三年里都把自己感兴趣的看了一个遍,所以大学的图书馆我只需光顾专业课书,不需要去跟别人去抢畅销的文艺类书籍。其实没有人知道,那三年的新华书店生活,并不仅仅是为了看书,还有一点,很纯粹,只是为了去书店。
因为我一直都相信,没有哪个高中生是从来不上书店的,所以,我愿意等,等那个微乎其微的可能性,等那个1095天里的某一天,我和他同时出现在书店里的那一天!
1095天过去了,我没有等到,其实我自己也不相信可以等到的,全城有多少个书店,又有多少个新华书店。常在一个店守着,我怕他喜欢去的是另外一个;换一个店守着,我怕他去了我常去的那个店。即使等到了那一天,在同一个时间的同一个书店,那又有多少个书架,多少个出口!似乎是因为知道没有希望,所以那三年我没有一次会等到失望,只是怀着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去等那下一次的希望,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罢了。
“火车晚点?”
“别等了,咱们去坐班车吧。”
……
正在售票口陪着妈妈一起买车票的我突然有种奇怪的冲动,根本没有思考这种冲动为何而来,就出了售票厅,努力寻找着刚才那段对话的来源,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近乡情更怯”,怎样是患得患失!有一个声音在说,刚才说话的人有一个就是他,找到他;另一个声音在说,别找了,万一不是呢,就算是,你这么急切地找上去像什么样子!然而内心的纠结根本无法阻止脚步的移动和眼睛的搜寻。很是奇怪,已经两百多度近视而没戴眼镜的自己经常看不清迎面走来的人,当时是怎么在候车室门口准确地锁定几十米外正准备离开的他!
我知道已经回转过身的他也看到我了,他似乎很惊喜地正在跟他的男同学介绍我是谁。想到这,我不禁讽刺一笑,为什么言情小说的巧合总是会顺水推舟最后水到渠成,而现实中的我却没有这个幸运?
那个偶遇终止在了“顺水推舟”的环节,我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平静复杂的心态给对方一个微笑,我妈妈过来了。并没有反对和拆分,而是我当时盼望了三年的重逢从来都没有把自己的母亲预演进来,没有经过任何思考,我拉着妈妈进了候车室,没入来来往往的人流。
开车前妈妈听说刚才我看到初中同学,还责备我为什么没有过去询问一下人家报考了哪所大学。我哑然失笑,有谁知道我有多么地想走过去,可是,妈妈啊,我要是再在那多待一会,对女儿如此了解的您还会发现不了我的心事吗?我不是怕您教育我不能早恋,我只是懦弱的想独自一人收藏这份心情,小气地不想让任何人确切的知道这个秘密。所以,我如此“果敢”的放弃了这次机会。
放弃后才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句话是多么的真实,何曾想这样的一放,便是到了今天呢?
大学我去了离家两千里的城市。真是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打不死的小强”,明明是已满18周岁的人了,可是我仍然在寒暑假往来回家的火车上又期待了两年,卑微地期待他上的大学也在这样一条乘车线路上,他的乘车时间跟我是同一天,他的车票跟我买在了同一个车厢。就这样一个条件又一个条件的期待着,走过了四次开学,走过了四次放假。
然而,是梦,总是会有醒来的时候。大二那年回家随意的听父母说遇上我初中的老师,谈到一些同学现在的状况。刹那间失神的我终于知道原来自己不可能在那趟列车上遇到在本市上大学的他!也就是从那年开始,在车上相遇的期待化为泡影之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