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秀兄《初夏与诸诗友雨中赏麻城杜鹃》赏析
初夏游江南,归途上鄂北。光黄异人多,旧友况相忆。趁晴望丰碑,把酒论苏轼。更说深山中,杜鹃****极。杜鹃有佳名,曾在庭园识。亦见爱花人,经年常培植。娇艳自矜夸,萎靡生叹息,市价或高低,毕竟多矫饰。真品
初夏游江南,归途上鄂北。光黄异人多,旧友况相忆。趁晴望丰碑,把酒论苏轼。更说深山中,杜鹃****极。
杜鹃有佳名,曾在庭园识。亦见爱花人,经年常培植。
娇艳自矜夸,萎靡生叹息,市价或高低,毕竟多矫饰。
真品不易求,山野更难得。葱茏数百旋,零星见两侧。
偏遇雨蒙蒙,岭脉连云黑。乘车挤难堪,攀阶耗神力。
绝顶挺寒躯,漫山令惊惑。仿佛人隧行,豁然见曙色。
火龙露鳞爪,彩凤垂羽翼。夜夜如上元,日日无寒食。
望帝托春心,玄宗思倾国。春秋万万年,开合赖天德。
殷殷任张扬,郁郁归缄默。万物一首诗,乾坤定平仄!
初夏游江南,归途上鄂北。光黄异人多,旧友况相忆。
——景秀、野鹤兄的行程:时间是初夏,南下武昌,访艾诗人、楚成、泉名等武汉诗友,然后上鄂东北的红安、麻城。访夫复何言、“麻城三剑客”等诗友。苏东坡于麻城歧亭杏花村写下的《方山子传》中云“光黄之间,多异人也”。光黄之间,即麻城一带。光,现河南光山;黄,黄州。红麻诗友,都是作者久违多日,思念已久的老朋友了。
趁晴望丰碑,把酒论苏轼。
——瞻仰了黄麻起义的烈士陵园、寻访了杜牧苏轼游历过的麻城杏花村。
更说深山中,杜鹃****极。
——言及杜鹃。
杜鹃有佳名,曾在庭园识。亦见爱花人,经年常培植。
娇艳自矜夸,萎靡生叹息,市价或高低,毕竟多矫饰。
真品不易求,山野更难得。
——以前对杜鹃的了解,只限于市井之杜鹃的低俗个性,反衬野生杜鹃的难得。(为后之极力渲染描绘先铺垫一层)
葱茏数百旋,零星见两侧。
——上龟峰山几百旋,也才见零星杜鹃。(第二层铺垫)
偏遇雨蒙蒙,岭脉连云黑。乘车挤难堪,攀阶耗神力。
——天气的阴雨、乘车的拥挤,反而成为作者欲扬先抑的好手法!(再次铺垫)三层铺垫,可见匠心!
绝顶挺寒躯,漫山令惊惑。仿佛人隧行,豁然见曙色。
——登临龟峰山绝顶,初始见到杜鹃花海的惊喜!
龙吐火蜿蜒,凤垂彩羽翼。夜夜如上元,日日无寒食。
——极言杜鹃花海盛况!四句极佳!如龙吐火、如凤展翅,有元宵灯火之盛、而无寒食之禁火!(用二物、二节)关于“禁火”,唐代诗人曹松写杜鹃花,“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意思是杜鹃花怒放枝头,象火焰一样。白居易则用“风翻火焰欲烧人”写人接近杜鹃花海,被这些艳丽的花儿包围、围绕的感觉,几乎感觉到灼热和滚烫了!景秀兄此作无疑化用了这些前人名句的精华!
望帝托春心,玄宗思倾国。春秋万万年,开合赖天德。
——前两句: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句),汉皇(玄宗)重色思倾国(白居易句),倾国乃红颜(杜鹃)(用二典);后两句言杜鹃的历史,连绵生长了几百万年。
殷殷任张扬,郁郁归缄默。万物一首诗,乾坤定平仄!
——结尾阐发杜鹃的个性,(与前面的“娇艳、萎靡”句反照,很自然地表达了作者的品性取向和褒贬!尾句更是升华为哲理的思索!体现作者特有的豁达、淡定、随缘,大好!
——景秀兄煌煌大作,结构完整,井然有序、层层铺垫,章法高明,更兼设喻、用典、反衬等手法娴熟,结尾又显出高昂淡定的立意,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的确佳作!认真拜读学习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