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三千终作了尘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儿女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儿女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关于刘希夷
知道刘希夷之前,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早已久熟于心。偶然查到这句诗的出处,终于得见这首《代悲白头翁》。刘希夷,对我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名字,在此之前所接触到的他的诗作也是很有限。据《全唐诗话》记载:刘希夷,一名庭芝,颍川人。少有文才,好为宫体诗,词旨悲。他的诗,华丽轻靡,多有感伤沉郁的情调。虽然刘希夷的诗作失之消极,但对于六朝至唐初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而言,不失为令当朝统治者警醒的良药。
诗人往往是才高命蹇,“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句话置于他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刘希夷生前并没有什么大的名气,身死之后,只这一首佳作传世便已经使得此人名垂青史。
这一首《代悲白头翁》让刘希夷的才情展露无遗。自小生长在中原之地的他饱受数千年中华文化的熏陶。这首诗的抒情笔法颇为清新,文采瑰丽。这里,他悲的不是自己,而是代替别人悲,红颜与老翁,表面上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个人究竟有什么联系?刘希夷运用了他一往情深的笔触,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弦。白头老翁的今天岂不就是红颜女子的未来?这一荡气回肠的发现不禁令我动容。
洛阳城,浮华三千。有人言:“读百年中华,梦断紫禁;观千年华夏,望尽洛都。”那样一个年代,可以让诗人悲天悯人,发出“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的感慨,道出了诗人心中的苦闷,对迷恋尘世的凡夫俗子的惋惜。千娇百媚的女子固然可以令无数过往英雄尽舍“江山”,到头来,红颜易老,年华不复,却也是朝发夕至的事情。
世上的人们,有多少人看懂亦看透了这滚滚红尘?人,一拨一拨地化了尘土,留下《霓裳》《羽衣》在历史的硝烟中回响。
那些红颜
刘希夷说“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就让我想到屈原在《楚辞》中的那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美的人,总有容颜衰老的那一天。于是,我们总期望自己在年轻、漂亮的时候享尽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才不枉虚度此生,这样的念头总会不绝于人们的人生信仰之中,于是有了千古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
唐朝诗人张祜写下“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以感叹红颜女子多薄命。自古入选后宫女子无数,然真正得宠于皇上的有几人呢?许多宫女可能终生都见不到皇帝。尽管衣食无忧,但是心中的苦闷难以排遣。白居易《上阳白发人》有云“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红颜变白发,苦等久不见,这是何等的寂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当一个女子虚度了此生年华后,苦苦等候的人始终没有出现的时候,这不是人生的一种讽刺又是什么?
无论一个人女人长得貌美还是丑陋,既然都有衰老的那一天,我们又何必在意这一时的得失呢,一生的荣华富贵富贵终究会随着容颜的衰老而消失,由美貌带来的财富始终不是我们所能依靠的,这样的“青春饭”,不吃也罢。青春永远不会永驻,亘古不变的只有我们的心灵。即使岁月的皱纹在最后的时光里无情的吞噬了那光鲜嫩泽的皮肤,那婉转曼妙的歌喉也会变得沙哑不堪,甚至连那婀娜的身子也会不复存在,可是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即使“须臾鹤发乱如丝”,我们又怎么会心生遗憾呢?
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还有武林
看似这个小标题和《代悲白头翁》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它却和文章的题目《浮华三千终作了尘土》有着多少联系。诗中的种种意象:洛阳,儿女,花落,红颜,公子王孙,芳树……让我想到了自己很喜欢的一部电视剧《武林外史》,今日在红袖添香之上意外得见一些朋友为它写的续,令我大为感动。古龙的作品带给我的触动远远大于金庸先生的,从他的《圆月弯刀》到这部《武林外史》,总让人在品位完之后难以释怀,我们有着自己的构思,有着自己塑造的人物原形,所以,很多朋友终于拿起手中的笔,按照自己的写作意图继续古龙先生的事业。
故事依旧讲述着红颜和美少年的故事,重复着“美女配英雄”的原始路线,却因为有了不一样的转折令人觉得惊心动魄,观者为之落泪,我自然是这不能免俗中人的一员。事情的进展越发背离人们的思维模式时,这个故事才让我觉得成功。所以,武林里红颜和美少年的故事进入到那种波澜不境的层次时,才让我拍案叫绝。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好碰上,我们就要好好珍惜。世界这么大,世上的人这么多,人们之间能够相识,不管成为朋友还是敌人,都是缘分,因此,我们没有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