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曹操
二、理解曹操曹操是“奸雄”的代表。戏剧舞台上那一张特定的白脸和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三国故事中,曹操的形象被千百遍地涂抹着,牢牢地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然而,我总觉得,曹操从骨子里是个宽厚、真诚而怀着一腔忧愤
二、理解曹操曹操是“奸雄”的代表。戏剧舞台上那一张特定的白脸和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三国故事中,曹操的形象被千百遍地涂抹着,牢牢地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然而,我总觉得,曹操从骨子里是个宽厚、真诚而怀着一腔忧愤的人,他的“奸雄”称谓,与其说是历史给予的评价,不如说是民族文化心理定式强加给他的不公。
人们之所以说曹操“奸”,首先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野心。然而历史的真实面貌是,汉室衰微已成不争的事实,在曹操之前,董卓欺君,十常侍叛乱,汉帝亡命荒郊,夜宿柴草之下,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及至归宫,宫阙尽毁,众臣立于蒿草荆棘之中山呼万岁,其凄惨景象,已与亡国无异。后曹操力挫群雄,事实上是为汉帝立了一道避风墙,使群雄不敢觊觎汉位,正如曹操所说:“天下少我一人,几人称孤!”。在汉室已颓废到不可挽救的地步时,曹操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又怎能威慑诸侯而护天子呢!而且,历史上曹操虽然功盖寰宇,但他却始终没有称帝,并且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帝。人们之所以说曹操“奸”,还在于他诡计多端、狡黠多疑。这些特点,更多的是一种性格成分而不是品德成分,而且,身处乱世之中,狡黠、诡计既是一种智慧,同时又是一种必需的防御本能,他面对无数明的和暗的敌人,不能不多疑,不能不决断。
作为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曹操有着宽厚的胸怀。官渡之战,袁绍大败,曹操得到一份自己手下将士谋士私通袁绍的黑名单,却看也不看,扔进火里烧掉,并且说,当初袁绍势大,我势小,属下有顾虑,可以理解。
曹操宽厚的另一面,表现在他对谋士良将钟爱有加。郭嘉、典韦死后,曹操数次放声大哭,涕泪交流,把他们的幼子弱女养在府中;对待像徐庶这种“发誓终生不为曹操献一计”的抱怨之人,曹操一如既往地善待;甚至对蒋干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庸才和蠢材,也未加以怪罪和抛弃;关羽是刘备的死党,曹操明知不能归附自己,也明知放虎归山等于增加了自己的敌对力量,可是他还是在恩宠有加之后放走了关羽。
正因为曹操有着宽厚胸怀和远大理想,他才能吟出“青青子衿,忧忧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诗句;正因为他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才能发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叹。一个没有真挚情感的人,一个没有坦荡襟怀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诗作的。三国之中第一伟丈夫是曹操,他不但建立了卓著的功勋,而且人格也决不卑下。对于曹操,民众盲目的贬损,正如对刘备盲目的推崇一样,是民族文化心理定式掩盖历史公正和真实而产生的一种错位。我眼里的曹操是一个有着坚强外表和痛苦心灵的人,他不得不用残忍的手段和冷酷的面孔来掩盖起自己对世界热切的爱,而用一种“不怕误解”的姿态来实现对世界良好的影响。
历史在拉远到一定焦距之后便愈来愈清晰、愈真实了,人们对曹操的公正评价也愈来愈多了。而我,只愿意透过历史厚厚的尘土,让曹公感到一丝理解的温暖。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