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安逸
有人说,安逸是一种生活享受。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安逸并不是什么好事。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释的就是安逸的危害。只有忧愁祸患,才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如果只知道安逸享乐,那么人或国家只能走向灭
有人说,安逸是一种生活享受。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安逸并不是什么好事。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释的就是安逸的危害。只有忧愁祸患,才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如果只知道安逸享乐,那么人或国家只能走向灭亡。久安必逸,久逸必亡,信然。
其实一部浩繁的中国历史,因为安逸而致国破家灭又何止一人?信手拈来,比比皆是。
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如果亲贤臣,远小人,弃声色,谁敢说他不会成为一代明君?可历史却和他开了个玩笑,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最后因“安史之乱”而灭国,反落了个千古骂名,可悲!
拥有雄才大略的乾隆帝政治稳定,使国家经济繁荣,开拓疆土,巩固国家统一,如果没有后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也堪称一代明君。可惜他没有自知之明,大兴文字狱,焚书坑儒,重用贪官,挥霍钱财,虚实浮华,固步自封,结果也病逝而终。
诸如此类的人物不胜枚举,秦始皇、明僖宗、清代的嘉庆、道光、咸丰诸皇帝等等皆为中国历史上无能之帝王。无能只是表象,而造成无能的原因皆因贪图享乐安逸。
反之,如果他们不贪图安逸,而是居安思危,那结果岂不又是另一番作为。只有不贪图安逸,才能有所成就。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历尽三年艰辛苦难,终凭三千越甲而吞强吴;李长吉不慕富贵,呕心沥血,发奋著诗,终成诗鬼而照青史;曹雪芹不涉红尘,处心积虑,十载披阅,一部红楼传千秋。
他们面对安逸,却毅然选择了危,而正是这些磨砺了他们的高尚人格。正是不贪图安逸,他们才得以在历史的银河中星辉不灭。
我明白了魏徵感喟“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的深意;我也明白了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感慨的内涵;我更明白了魏征的“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的现实、远意义。
一个人不能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一个国家不能居安思危的意识。贪图安逸的人注定是玩物丧志、无所作为的;贪图安逸的民族注定是没落的,没有活力和创造力的;贪图安逸的国家注定是失败的,落后的,最后灭亡的。
久安必逸,久逸必亡,谨记。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