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子岭

登天子岭

壸则散文2025-03-27 11:40:24
早就听说长治县有一座赫赫有名的天下都城隍,但一直无缘得见其“庐山真面目”,引为憾事。2月底的一天,终于有机会去拜访它。是日清晨,大雾锁天,能见度极低。我和朋友从长治市出发,沿长陵路直奔心中的圣地——天
早就听说长治县有一座赫赫有名的天下都城隍,但一直无缘得见其“庐山真面目”,引为憾事。2月底的一天,终于有机会去拜访它。是日清晨,大雾锁天,能见度极低。我和朋友从长治市出发,沿长陵路直奔心中的圣地——天下都城隍。经过苏店、韩店、荫城等大镇,至西火乡地界时,大雾终于散去,天气变得晴朗起来。快出长治县境时,路边有一指示牌,上书“天下都城隍”。按照路标导引,汽车左拐右绕,不久便到了天下都城隍所在的天子岭脚下。
从山下望去,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安坐于山颠之上,环视巍巍群山,俯瞰芒芒原野,一派唯我独尊之气象。加之天梯石阶的衬托,更显高高在上,直入云端。信步拾阶而上,抬头仰视,一座古牌楼傲然矗立于石梯中央,上面的“凝古”二字苍劲有力,飘若浮云,似把你导入仙境。人随梯升,步随景移,渐入山颠。进得山门,有今人建的巨型挡板堵住视线,上书老子《道德经》,气势恢弘,蔚为壮观。都城隍内部规模并不大,按地形自然分为上下两院。游走其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香烟袅袅,让人赏心阅目。特别是庙中木雕,堪称都城隍“一绝”,上刻飞禽走兽、人物故事等,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也向人们传递着文化信息。游人香客鱼贯而入,人气鼎盛。上钟楼极目远眺,只见四周山峰兀立,沟壑纵横,田畴农舍,一览无余,令人遐思无限——
我仿佛洞穿时光隧道,看到还未登上龙位的刘秀从山脚下跌跌撞撞跑来,后面尘土飞扬,王莽追逼正紧。刘秀又累又恶,实在跑不动了,身边也无一名随从。眼看王莽就要追来,刘秀却找不到一藏身之处。就在这时,刘秀忽然看到天子岭上有座小山神庙,急忙钻了进去。山神庙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蛛网密布。刘秀这一钻,将蛛网戳了一个大窟窿。刘秀暗暗叫苦:如果王莽赶到,发现蛛网破了,能不进庙搜查吗?想到此,刘秀慌忙跪倒在神台之前说:“山神爷快快显灵,将蛛网弥合,保佑我度过难关。它日我若登龙位,定封你为天下都城隍,让天下城隍都归你管。”话刚说罢,只见蛛网合好如初。不一会,王莽赶到,看见一个破庙蛛网密布,料想刘秀不会在里面,就去别处追寻了。刘秀后来登上皇帝宝座,果然不食前言,把此“山神”封为“天下都城隍”,并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这也就是有关天下都城隍来历的传说。上党地区历来关于王莽赶刘秀的传说很多(如太行山上有王莽岭、王莽峡、刘秀城等地名),天下都城隍的故事是其中之一。据清乾隆重修都城隍庙碑记载,都城隍之神,东汉赦封者也,由汉而来千有余年矣……不管天下都城隍是否和刘秀有关,它确实是建起来了,而且传承至今,历代均有修葺。虽然地处偏僻(庙宇能保存至今,偏僻功不可没),但天下都城隍名声远扬,香火不断。尤其是农历五月初一庙会期间,海内外善男信女群集于此,热闹空前。
《易·泰》说,城复于隍。城隍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守护城池的神祇。古代建国,范土为城,依城凿池曰隍。城隍之名,即本于此。按《三礼图考》记载,伊耆氏祀八蜡,其七曰水庸,庸训为墉,城也。水训为池,隍也。今之城隍,盖即古之水庸。祭祀城隍,由来已久。各地城隍多多,没什么稀奇之处。而天下都城隍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的气魄和唯一。按说,天下都城隍庙宇规模并不大,所在山头也不是十分高,城隍也不是什么大神,但却“火”了千年。找遍神州大地,天下都城隍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这也就是天下都城隍的地位别人无法撼动的原因。
我又似乎听到枪林弹雨的呼啸声,国军与日寇在天子岭下厮杀正急。1939年,国军40军北上抗日,进驻长治县韩店一带,其军部曾设在天子岭北的北大掌村,后移至陵川。1940年,国军40军同日寇在天子岭展开激烈的战斗。最终,日寇攻占天子岭。国军死亡200多人,南撤陵川。国军无名英雄血洒天子岭。该军军长就是先为抗日英雄,后沦为汉奸的庞炳勋。可叹的是,至今,这次惨烈的战斗仍鲜为人知。
……
历史的硝烟散去,天子岭又迎来崭新的盛世时代。为发展旅游产业,当地正对天下都城隍进行扩建,同时,在山脚下修建了宏大的光武行宫。
有一点需要说明,天下都城隍所在山头称为天子岭,也写作天紫岭,又称城隍岭。依个人意见,应叫天子岭才对,因为有刘秀避难的传说,天子岭就有了象征意义,引发人们遐想,而天紫岭就看不出此山的特色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