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风情一路歌
临时决定去四川康定,我喜出望外,简单收拾一下行囊,下午便乘车出发。如同一次自驾游,经成都--雅安--天全--二郎山--泸定,最后到达目的地康定。一路上,车沿“茶马古道”西行,虽是行色匆匆,浮光掠影,也
临时决定去四川康定,我喜出望外,简单收拾一下行囊,下午便乘车出发。如同一次自驾游,经成都--雅安--天全--二郎山--泸定,最后到达目的地康定。一路上,车沿“茶马古道”西行,虽是行色匆匆,浮光掠影,也未能一睹雅安和泸定两座历史文化名城风采,但川西自然风光景色如画,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遗迹丰富,犹如穿行于时空交错的时间隧道,恍若梦中,一路风情一路歌啊!一、疑似油彩染秋色
素爱旅游,却一直未在秋日观赏过红叶,谁料这番美景却在此行途中了。
车渐渐驶出了广袤无垠的成都平原,过了雅安的天全县,就是二郎山的北坡了。沿山体在蛇身般弯弯曲曲的公路上盘旋而上进入了二郎山北坡林区,虽然左边是望不到顶的山脊,右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但经验丰富的司机娴熟的车技、轻松自如的神情,让我毫无紧张感。窗外奇峰幽谷,深山飞瀑,峰峦叠翠,层林尽染,好一座二郎山!细雨绵绵中,云树绕低纱,如雾似烟,若隐若现,亦真亦幻,尽显二郎山的“雄”、“奇”、“险”、“幽”。
艳丽和成熟的秋天,云蒸霞蔚,说不尽的万种风情。一路上,视觉不断受到色彩群的冲击,层层叠叠的灌木森林红黄绿相间,经深秋云雾“洗礼”,在不知名花草的衬托下,织锦云缎,五彩斑斓,绚丽耀眼。红的妖艳,黄的明丽,绿的柔和,白的炫目,蓝的透彻。千叶万树,色彩纷呈,一树引领,群山呼应,二郎山活了,仿佛跃动起来,冉冉飞升。行至半山腰,随眼望去,漫山红遍,二郎山变得妩媚起来,像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款款行来,迎接她朝思暮想的远方情人。
秋风骤起,“枫情”万种,扬起红叶飞舞,撩起心中感动。似画家不经意间挥毫泼洒而成的巨幅油画。山因红叶而增辉,叶因云岫而添色,最是那一抹深秋红!我目不暇接,不知所措,那种感动无以复加,忍不住急忙给好友发了短信,来分享我激动愉悦之情。
一叶知秋。二郎山的红叶带给我的绝不仅是赏心悦目,而是一种诗意的怀想,一种心灵的回归。红叶,醉人心魄的精灵,净化了所有风尘仆仆者的灵魂。采撷一片绯红的身影作为人生的书签,已是生平幸事。
二、“天堑”变“通途”
海拔3400米的二郎山,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素以地理位置险要、自然景观奇特而享有“川西屏障、康藏门户、绿色瑰宝”之誉,因二郎神仙游到此驻足修炼而得名。
早闻二郎山公路弯多、坡大、路窄,而从成都进入稻城、西藏这里又是必经之路,进出车辆很多,加之二郎山山顶全年3/4为雨雪天气,常年冰雪、暴雨、浓雾,泥石流、滑坡不断,因此事故多发,断道频繁。当年红军翻越二郎山时,不少英雄战士长眠于此。解放军进藏修老川藏公路时,也牺牲了不少。所以它一直是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被人们称为“天堑”。当地有谚:“车过二郎山,象过鬼门关,饶幸不翻车,也要冻三天”就是对二郎山行路难的真实生动的写照。“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万丈……”,歌词也描绘了这段蜀道之险。
1940年,画家张大千、叶浅予曾到此写生。50年代,一曲流传久远、雄浑激越的《歌唱二郎山》唱遍全国,从此二郎山闻名于世,让人对二郎山产生无尽向往和遐思。然而,这样的画面只能留在记忆中了,如今的二郎山依然高耸万丈,但已有隧洞打穿,非但节约了时间,也减少了危险,高等级的公路盘山而过,人们不必在古老的“茶马古道”用马匹转运货物,而是用大卡车源源不断地向藏区运输着各种物品。在经过几十个弯道后,千山万壑已被甩在了脚底,随着海拔不断攀升,气温也明显降了下来。在我们毫无准备时,二郎山隧道入口突兀地横在了面前。于2001年12月竣工的隧道,气势非凡,全长8660米,其中主隧道长4172米,海拔高度2182米,据说当时修建隧洞还牺牲了11位工程师和不少军人,代价惨重。面对这样一条亚洲最长、埋藏最深、海拔最高、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隧道,怎不让人肃然起敬呢?
制约四川甘孜州及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二郎山,因隧道的贯通,不仅省去了25公里路程,而且缩短了3小时行程,还避开了山顶事故、灾害频发路段,保证了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使“天堑”变为了“通途”,让寻找“茶马古道”跋涉者的梦想变为了现实。我们的车仅用七分钟便顺利穿越,如今翻越二郎山的确不费吹灰之力了。
一条凹凸不平、蜿蜒向上的砂石路静静的、落寞的靠在二郎山隧道旁,这昔日数万筑路大军浴血奋战换来的入藏第一路早已被废弃,偶尔路过的也只有当地赶着牛羊的藏民和探险的驴友了。然而,那些为西部大开发建设默默献身的勇士连同那首《歌唱二郎山》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三、神奇的川西高原
车出隧道,进入了甘孜州泸定县境内,视野豁然开阔。同为一山,仅一洞之隔,景观却大异,东西两边的生态体系也截然不同。进洞前还雾气霭霭,阴雨绵绵,出洞时已是天高云低,万里晴空,真是阴阳两重天啊!隧道那边森林郁郁葱葱,泉水叮咚,瀑布高悬,景色形同江南,属于潮湿的盆地气候;一过隧道,远山近岭仍然连绵起伏,植被却整齐的矮了一大截,绿色里多了风霜的沧桑,山体也粗犷豪迈起来,还有几许苍凉,属于明显的高原气候,不仅惊叹大自然神奇如此。如果说隧道那边的风景属于神奇、秀美的话,那么这端则表现出了壮美与旷达。难怪二郎山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阴阳山”,视为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分水岭。不由疑惑:是什么神力竟把东来的暖湿气流挡在了二郎山的胸前?一座二郎山竟将两种气候特征泾渭分明的显现出来,不能不感叹这大自然的神奇!
毛泽东诗云:“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印象中的大渡河汹涌澎湃、气势磅礴,有所向披靡之势,而当我居高临下,立于隧道出口不远处公路旁的观景台——海拔2044米的“远眺大渡”时,却分明感觉有些诧异:两山相夹处,九曲十八弯的大渡河躺在深深的谷底,如小溪般缠绵温顺,蜿蜒延伸。倒是下山公路盘旋下降所呈的“之”字形,最是壮观,让人觉得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令观者心潮澎湃。
经过二郎山海拔2199米的“日浴高原”时,虽不是冬季,也非日落时分,未能观赏到川西高原雪山夕照、晚霞满天之胜境,但湛蓝而高远的天空白云朵朵,从身边慢慢游移,就像铺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