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季湾见闻

南季湾见闻

训罚散文2025-05-14 07:15:47
南季湾位于界首的最南端,与临泉、阜阳隔河相望。界首的地理位置俗称“一步跨两省,鸡鸣听三县”,这正是那个“鸡鸣听三县”的地方。八五年因泉河改道,将它围成了一座“孤岛”,四面环水,村民们仅靠船只来回出行。
南季湾位于界首的最南端,与临泉、阜阳隔河相望。界首的地理位置俗称“一步跨两省,鸡鸣听三县”,这正是那个“鸡鸣听三县”的地方。八五年因泉河改道,将它围成了一座“孤岛”,四面环水,村民们仅靠船只来回出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了一个“光棍村”,全村四百多口人,“光棍”就占了五十多人。外面的女人不愿嫁过来,以前这里也不通电和电话,村民们夜里靠点煤油灯照明,基本上还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
最近我因在当地施工一个渡口,就有机会走近了“南季湾”,接触了那些热情、淳朴的村民。
一、村支书
把施工设备拉去的那天,天空下着小雨,气温很低,冷风夹着雨点打在身上,凉嗖嗖的,冻的人浑身哆嗦。人和设备都要过对岸去,可摆渡的船工回家了。船在对岸。已经晚上八点多了,我打通了代桥镇杨镇长的电话,说明了情况后,他让我等会,他通知村支书苏书记过来接我们。
雨越下越大,工人们照着矿灯,临时用塑料布搭了一个简易帐篷在里面躲雨。四周漆黑一片,只有雨声和河水击打河岸的声音,我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在焦急的等待中我看见对岸有灯光在晃动,一会儿响起了马达声,苏书记带着船工过来接我们了。见面简单的寒暄几句后,我们就把湿漉漉的施工设备等装上了渡船,分两趟载完。然后苏书记就帮我们临时租了几间民房安置工人住下。
把一切安排停顿以后,苏书记问我:“你还没有吃饭吧?”我这才想起来,有十来个小时没吃饭了,中午忙的没顾得吃。“苏书记,算了,这么晚了,我就跟工人们在一起凑合一顿吧!”我回答道。“那就别客气了,走吧,到我家去。”苏书记连拉带劝让我去吃饭。盛情难却,我从车里翻出了两包“红皖”烟踹在兜里跟着他过去了。
踏着泥泞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约五分钟的路程,就到了苏书记的家里。借着灯光我看到这是一座老式的青砖瓦房,堂屋里摆着一张条几,上面凌乱地放着神龛、香炉、斗(农村里用来盛粮食的)……
说话的功夫,他老婆就把饭菜准备好了,一盆和干豆角一起蒸的风干的野兔肉,一盘炒熟的带皮花生米。苏书记捧出了一坛从当地酒厂灌装的散酒,酒很冲,他说是酒头,纯粮食酒。因为天冷,就用酒具放在小火炉上慢慢的煨酒。这种场景让我想起了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酿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兄弟,到我这来就别见外,来,先喝杯酒暖暖身子。”苏书记端起了酒碗,我也举起了酒碗,和他一饮而尽。借着红红的炉火,我发现他个头矮小精瘦,精神矍铄,说话带着手势,很有感染力……
吃完饭后,外面的雨还没有停,苏书记执意不让我走,让我住在了他的西厢房。怕我冷,他拿出了两床新被子让我盖。温热的暖酒,暖心的话语,暖暖的被窝,在异乡让我有了家的感觉。
二、郭老师
邂逅郭老师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那夜大雾弥漫,打开雾灯能见度不足三米。我和司机本来准备连夜赶回家也变得不现实了。经过大队部时看到里面的灯还亮着,就把车停在门口去敲门,看看能否在那里凑合一夜。开门的是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简单地说明了情况以后,他热情的把我们迎进了屋里。
屋内就一张床,我想三个人挤不下,就准备婉言谢绝,我们出去再想办法。他说没关系,在床外边加几张凳子床就变大了,三个人凑合能睡。他让我们先坐会,他出去搬凳子,整理好了床,他又热情地去给我们烧热水洗脚。
等收拾好坐到床上后,他自我介绍说:“我就是那个媒体曾经报道过的一个人教一个学校的郭老师。南季湾因为贫穷,没有学校和老师,我高中毕业后就回去执教了,一个人教了两个年级的课程。”
我这才想起来苏书记曾经介绍过郭老师事迹:南季湾小学只有一、二年级,郭老师既是校长,也是两个年级的班主任,还是全校所有学科的老师。只有一间教室的时候,他把孩子按年级分成两边坐,这边上课,那边做作业。有了两间教室,他就两边轮着上课,这边给一年级上二十分钟,那边给二年级上二十分钟。每天早上五点半,他都要组织孩子跑步、做操、晨读。废弃的牛棚、大树底下、乡亲们暂时不用的房子、还有自家不足十平方米的小房,都曾经做过教室。郭老师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安徽日报先后报道过。
郭老师说他现在已经由民师转成了国家正式教师,每月能拿到一千多元的工资了。说到这里,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说:“郭老师,你在这里呆了几十年了,现在在界首城里也安家了,怎么不想办法调回去?”他笑笑说:“虽说来回回家远点,我在这里习惯了,我舍不得这里的乡亲和我教的那些孩子们!”
看着这个饱经风霜衣着简朴的老师,我的心里涌起了感动,我体会到了什么叫满足。
二、摆渡女
一天中午,我因有事要赶到对岸,渡船的船工回家了。在我焦急的等待过程中,看到对面有个穿着红衣服的女孩正赶着一群羊从河滩经过,我就用手卷成喇叭样放在嘴边喊:“喂,我要过河,能帮我喊一下船工过来吗?”
我看她迟疑了一下,放下了手中的羊鞭走到了河边。一会儿,她上了一个小木筏用篙去撑。我大声的喊:“你行吗?”她笑而不答。我的疑惑很快就没有了,她撑船的动作很娴熟,很快就划到了这边,船靠岸后,她抿嘴不说话,只是俏生生的笑。
上船后,她荡起双桨,轻松的划了起来。离她比较近,我这才看到,这个女孩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皮肤白皙,一双大眼睛水灵灵的会说话,长的很俊俏。看我在看她,脸上立刻飞上了一片红晕。我把目光转向了对岸,波光流转,一群羊儿在那里安详的吃草,远处炊烟袅袅……
船靠岸,她依然是笑意盈盈地赶着那群羊走了。
“南季湾”的周围河流没有污染,水草丰富,水面上野鸭在悠然的游荡,荡着粼粼的水波。岸边有白鹤、灰鹤在栖息,走过茂密的芦苇丛,不时有成群的雉鸡被惊飞,展现着斑斓的羽翼。这里景美人更美,这片净土时时在洗涤着我的心灵。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