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选择

叛逆的选择

闪杀散文2025-07-06 20:05:46
我曾为海南的四季如春感到意外,对于这个没有雪花的岛屿感到好奇与陌生。就像我现在的感慨,三年前,对于海南还只是停留在遐想之中,可是三年后,我竟身处海南。可见计划在变化面前显得那么渺茫。飞机到达美兰机场时

我曾为海南的四季如春感到意外,对于这个没有雪花的岛屿感到好奇与陌生。就像我现在的感慨,三年前,对于海南还只是停留在遐想之中,可是三年后,我竟身处海南。可见计划在变化面前显得那么渺茫。
飞机到达美兰机场时已经凌晨一点三十分。这是我第一次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独自远行,恐慌是不言而喻的。随着人群,我走出了机场。原本答应来接我的同学,在刚下飞机时,发信息告诉我说他临时有事,不能去机场接我,让我独自去学校与他碰面。
临行前,父母再三嘱咐,要我到海南之后第一时间给他们报平安。如果没有这位同学我来机场接机,可能父亲会陪我一同来学校报到。但现在人家有事我又不好意思再去强求,我只好给父亲打电话说我已经和这个同学碰面了,正在赶往学校的路上。其实我知道,如果我不这样跟父亲说,而是的如实的把我的处境告诉给父亲,势必会使他们更加担心我。
我是个不喜欢带很多行李出远门的人,这次也是一样,只带了一个拉杆箱和一个背包,带的东西除了必备的洗漱用品和一些衣服、入学的相关文件之外还有就是一些书籍。人们都说海南很热,确实是这样,刚从机舱走出来的时候,就被一股热流包围,还好我在飞机上就把外套脱了。海南的热不像甘南的热。海南的热里搀和着湿,身上总感觉湿漉漉的。
既然同学不来接我,我只好一个人去学校了,可是我该怎么走呢?当时有点害怕,害怕坐黑车。犹豫了一会儿,我决定去路边找出租车去学校,当时我只知道学校的地址,但不知道具体的方位。我想出租车司机肯定知道学校的位置。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我找到一辆出租车后,司机问我去哪儿时,我把学校名告诉了司机,可是他却说是哪个学校。这是我意料之外的,我只好打开手机上的导航地图,给他看了一下。这下他终于明白了。后来我才发现,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在海南有许多经贸类高职院校。
出租车飞驰在路上,摇下车窗,一阵阵风把所有的炎热驱赶的一干二净。由于刚下完雨,这时的空气也异常新鲜。空气与风中夹杂着湿润,我像一只饥饿的羔羊,贪婪的吸吮着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一时间将所有的烦闷被抛之脑后。路旁是一排排高大的椰子树,这些南国特有的植被在灯光中有点迷糊,但依然夺人眼球。
出租车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学校门口了。我刚下车时看到了我的同学。本来是想住学校宾馆的,但他说,他的宿舍有一个空床位,让我过去住哪儿。我觉得这样还省钱。那个夜晚对于我来说绝对终身难忘。
床上只铺着一张凉席,同学安排好我之后,他回了自己的宿舍。睡惯了家里柔软的床,躺在这只有一张凉席的床上真是难受的要命,床硬点儿也就算了,这热真的让人受不了。虽然说有点疲倦,但怎么也睡不着,又不好玩手机,害怕打扰别人睡觉。慢慢的我开始后悔起来。心里的酸楚加上这里的闷热,没有经历过的人是绝对无法理解我当时地感受的。我努力让自己快点入梦,就数数字这样的招数都用了,但都无济于事。那个夜晚是那么的漫长。
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我就起床了,宿舍的其他人还没有醒来,害怕惊醒他们,我独自来到阳台边,感受海南的早晨。那天天气很好,天空万里无云加上新鲜的空气,心情好了一点。过了一个多小时,其他人都相继起床。没过一会儿,同学过来找我。当时我还想让他带我去报名处报到,可是他说他有课,无法陪我去。我们出了宿舍楼之后,他去上课了。我站在宿舍楼门口,翻开书包拿出《新生指南》拨通了上面辅导员的联系电话,告诉她我不知道报名处在哪儿,她问了我的位置之后告诉我让我在那等一会,一会儿会有人来接我。果然没过十几分钟看见一个学生过来接我。这里大二的学生对新生很关心也很亲切,从报名一直到搬宿舍,他们一直都在帮助着和我一样的新生。
这所大学也是我无奈之下选择的的。
在高中我是艺术特长生,在2013年的艺术考试中成绩属于中上,当时我把我的大学目标定位在国办二本上,我想国办二本对于我来说不成什么问题。我当时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往届的艺术生“走”的都很好,而且对于艺术生来说文化课成绩要求不是很高。因为这些,所以那时我才有这样的信心。可是事情总是违人愿。
2013年6月,高考结束后,我的文化课成绩不是很理想,更确切的说是很差。但当时还没有什么危机感,总感觉自己是一个艺考生,本科没什么问题。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的第一志愿选的是商丘学院。之所以选这个学校是因为我的艺考统考成绩还可以。
填志愿之前我和父母进行了多次沟通,他们要求我报省内的学校,但我很执拗,一心想去外省读大学。为了这个还和父母吵了好几次架。最后父母做了让步让我报考离甘肃近的省份。我也只好答应了他们。
志愿填完的之后,我每天泡在网吧里整日浏览省招办的网站和我填报志愿大学的招生官网。那些日子里,连晚上做梦,梦见的不是拿到录取通知书就是梦见没有被录取。像这样焦急的还不止一个,父母也是很焦急。他们到处询问相关填报志愿和大学的事情,每天晚上下班回来之后就问我有没有什么录取消息之类的。
志愿填完后没几天,省招办的网站上发布了13年艺考生本科最低分数线,看完之后我傻眼了。我的成绩跟统考录取最低的要求分数相差十万八千里。看到这则公告后我彻底奔溃了。因为我的志愿填的是用艺术考试统考招生的学校。统考招生对文化课分数线很高。假如我报的学校是艺考校考通过的学校则录取的概率很大,因为我的文化课成绩超过了校考的控制分数线。
大概过了一个多月,录取结果相继被公布出来,我知道我被录取的几率很小,但我幻想着奇迹的发生。最终奇迹还是没有发生。家人知道我滑档之后也非常生气,但当时他们也没有多说我什么。他们知道我的心情要比他们更加糟糕。落榜后的那些日子里,我整天被“后悔”折磨着。或许人受到重大的打击之后就会完全失去了理智,我每天生活在“假如”或“如果”里。“假如我报志愿报成校考通过的学校我可能就会被录取”。“如果高考之前我好好复习一下,我的文化课成绩也不至于这么差”。像这样的“假如”“如果”反复在脑海里下意识的出现。
导致高考文化课成绩差的原因有很多。那要说说我在高中是个什么样的学生了。自我从高一创办文学社之后,几乎没有怎么去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