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泉与三让亭
在云龙湖东岸山坡上的杏树林中,有一个不大的石潭,潭中泉水常年不干。潭口的石壁上刻有“刘备泉”三个大字,旁边建有小亭和茶苑,十分幽静。初春时节,泉边杏花一色景色宜人。在刘备泉北边有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沿
在云龙湖东岸山坡上的杏树林中,有一个不大的石潭,潭中泉水常年不干。潭口的石壁上刻有“刘备泉”三个大字,旁边建有小亭和茶苑,十分幽静。初春时节,泉边杏花一色景色宜人。在刘备泉北边有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沿路而上再迈七十个台阶就到了三让亭。亭子很小仅有三根立柱,掩藏在树林中,在下面是看不见的。可到了亭中,眼界会豁然开朗,只见水波潋滟,湖堤绿荫,远山如黛,让人赏心悦目。
1994年12月,云龙湖与杭州西湖结为姊妹湖后,徐州市政府决心打造云龙湖风光品牌,搬迁了黄茅冈和金山村两个村庄。拆迁后山体恢复了自然本色,人们才发现了民间传说的“流壁泉”,涓涓泉水从一块大石壁上流入石潭因此而得名。老百姓自发地保护这一景点,为纪念刘玄德领徐州牧期间的人仁德政,取其谐音故而改名叫“刘备泉”。刘备何以与徐州结缘?起因在陶谦三让徐州。所以在不远初又建了“三让亭”。两景点相距不远,相得益彰。
三让徐州是一个历史故事,主角是刘备和陶谦。
曹操占据兖州后,便派人到琅琊郡接父亲曹嵩。曹嵩与兄弟曹德带领全家四十余口,辎重百余辆,满载财物前往兖州。徐州太守陶谦得知曹家路经徐州,亲自到城外迎接并热情款待,后又差都尉张铠领兵护送。那知张铠见财起了歹意,半夜杀尽曹嵩全家劫了财物逃跑了。曹操知情后切齿发誓要与陶谦拼命,亲率大军杀奔徐州。陶谦自知抵挡不住,谴使向青州求救。几经周折,还是刘备率部突破重围冲进城内。陶谦大喜,也仰慕刘备的为人,当即要取出印牌让与刘备,刘备不受。后因吕布偷袭兖州,曹军退兵复救徐州之围得解。陶谦当众取出印牌二次让出徐州,又被刘备推辞。后来陶谦染病,临终相托,徐州百姓也拥在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唉!”刘备这才接受权领徐州事。
先说陶谦。陶身为太守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当曹军围城时他敢于应战,后退守城中却先忧百姓,说:“曹兵势大难敌,吾当自缚往曹营,任其剖割以救徐州一郡百姓。”危难时机见真情。当徐州解围后他又对众人说:“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情愿乞闲养病。”临终前他又对刘备说:“老夫病已危笃,朝夕难保,万望明公可怜汉家城池为重,受取徐州印牌,老夫死亦瞑目矣。”陶谦有情有义,心系百姓,不计个人得失,以社稷为重,是个好官。
再说刘备,带援兵到了徐州城下时,孔融劝他说,“曹军势大,操又善于用兵,不可轻战。”刘备却说,“但恐城中无粮,难以持久。”当即命令云长`子龙领军四千助战,自己与张飞杀奔曹营,径投徐州去见陶使君商议。刘备救民心切,不顾个人安危。当陶谦初次提出相让徐州时,他说:“今为大义,故来相助,公出此言,莫非疑刘备有吞并之心耶?若举此念,皇天不佑!”当陶谦二次相让徐州时,他又说:“备来救徐州,为义也。今无端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备无义人矣。此事决不敢应命。”刘备忠义诚信,心底无私,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勇救徐州百姓免遭杀戮。事成之后重义谦让,以人格品德赢得了百姓拥戴。
此事虽然发生在1800年前,两任徐州地方官的风范至今还鲜活可敬。看来,徐州人的有情有义正是历史人文的传承。凡是为徐州老百姓做过好事的人,老百姓是不会忘记的。三让亭和刘备泉已经成为徐州两汉文化旅游的新景点。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