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来我家

外婆来我家

没人散文2025-12-13 17:09:34
读过了很多怀念逝去亲人的文章,感受了许多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痛,深切的感悟到,当亲人在我们身边的时候,不要找任何牵强的理由,还是应该抽出时间,回家看看,找点时间,常常陪伴。——写在
读过了很多怀念逝去亲人的文章,感受了许多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痛,深切的感悟到,当亲人在我们身边的时候,不要找任何牵强的理由,还是应该抽出时间,回家看看,找点时间,常常陪伴。——写在开始
上周六的早晨,我还躺在床上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呼唤我的乳名,那样熟悉的声音,我一下子从床上蹦起,知道我心里最爱最牵挂的人——我的外婆来了。
其实那天小区刚送暖气,我就想接外婆来我家了,可外婆说家里忙,得帮妗子做做饭,扫扫院子,走不开。再说棉花还没剥完,她不放心。今天外婆5点就起床,因为舅舅去县城开会不在家,所以她得步行好几里路,去邻村坐通往我们这的班车,然后又坐了几站公交车,提着那么多的土特产站在我家楼下。我赶忙接住外婆,既心疼又埋怨她为什么不打个电话给我啊,我正准备这两天去接她,外婆说怕我们忙,自己又能走动,再说又是坐车,不费劲的。可她毕竟已经70多岁的人了,再说又是隔县,也不近啊!一路颠簸,真不容易!赶快的将屋子收拾好,让外婆休息,然后飞快的去菜市,回来做饭,吃完饭后,我跟外婆躺在床上说话,心里充满了幸福快乐的感觉。
我是在外婆家长大的,和外婆有着很深的感情,这几天我总是陪着外婆,坐在沙发上和外婆拉家常,很自然的也就说起了久远的一些往事……
外婆兄妹7个,四个姐妹中,外婆排老三,7岁那年,外婆的父亲因病去世,二哥在外工作,兄妹还小。就由大哥和母亲以及外婆的奶奶管理家务,外婆很早时就和姐妹开始学纺线,织布,纳衣服,做鞋子,因为有姐姐和嫂嫂做饭,外婆一般不去厨房,用外婆自己的话说,她是家里的“勤务兵”,是跑“外面”的人。她经常去田间地头给哥哥和雇工送饭送水,那年头,家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外婆还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来我现在居住的县城给工作的哥哥送消息。这些年来,外婆姐妹一直相处的很亲密。
16岁那年,外公家用二担麦子,一些薄礼和一盒银制的首饰,一顶花轿,就把身穿红土布的棉衣,花竖条的粗布棉裤,头顶一方绣花盖头的外婆抬进了外公家,外婆说婚礼吃的是“九碗席”,还换了一碗黄花菜汤和一碗白菜汤。我问洞房在那里,外婆说就是我们小时侯住的西窑洞,墙壁简单的刷过,两个褥子,两床哔叽花布的棉被,就是新房里所有的东西,外婆说就这还算外公家境好些,好些人家床上连被褥也没有。
我很感兴趣的问外婆,结婚前见过外公吗?她说那时侯是父母之言,媒妁之命,大部分人是结婚时才会见面。小时侯外婆经常去她的大姐家,大姐家和外公家在一个村子,那时侯外曾祖父就在家里开个小杂货铺子,外婆说她们一伙孩子曾去外公家买过东西,那时侯外公在上高中,不常在家,偶尔好象遇见过一次。提亲时她晓得是这家人。她还给我说和她一般年龄的一个女子结婚时,因为丈夫在部队,那时候交通不便,结婚那天也没到家,婚期已订,只好找个人高马大的女子充当了一次“假新郎”。用过饭,客人散尽,十几岁的女子就一个人度过那孤独的新婚之夜。那时候的孩子什么也不懂,都听父母的!
哦,让我现在想想,真替那人难过啊!
外婆还告诉我,嫁入外公家,因为外曾祖持家有方,家里零用钱基本没缺过,那时侯消费用钱的地方也很少,不象现在什么都需要钱。除了面粉黑一些外,基本上有吃有喝。就是那几年粮食紧缺,吃“大锅饭”时饿过肚子。但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外婆还接济过哥哥家的几个孩子,哥哥家困难的时候,孩子们从城里回来,都在外婆家吃饭,有时候还会呆上十天半月,表舅和表姨们现在都念着外婆对他们的“好”。
外婆说那时候,生产队的铃声一响,家家户户都提个罐子,去食堂领饭,虽不用做饭,但饭的质量很差,基本上是玉米馍,绿豆面,一闻见就难受。外婆说现在人却兴起了吃杂粮,呵呵!她觉得不怎么好吃!
外婆在村里算得上是能干的女人,田间地头也是一把手,她一个人一晌能割一亩多麦子,一天下来就是将近3亩,那时侯会有人专门到田间为她们送饭。一年下来,队上决算时,还会领到一些钱。外婆做饭干活都很利索,我见过外婆割麦子,那时她已经50多岁了,我们七八个人在地里,外婆总是把我们甩得很远!
外婆还是村里的劳动模范,那时侯下地的女人吃饭领饭总是会受到优待,吃饭在先,有时候一吃完饭,外婆还会和村里能干的妇女去洛河对面的山上沟里,为生产队的牲口割草,一个人能背几十斤草呢!外婆说家里孩子多,顾不上下地的女人,领饭时总是要看掌勺大师傅和队长的脸色。
其实外婆因为家里婆婆早逝,也没人看孩子,因为家和“大食堂”对门,做饭的师傅能够拿眼睛关照一下孩子。那时侯大舅还不会走路,刚好会爬,她为了挣工分,就任大舅在村子里爬来爬去,等她从地里收工,大舅都成“泥老鼠”了。小姨也被经常放在木制的童车里,给车子压上一块大石头,以防车翻,走时就放到南墙底下,晒上一晌午,难怪小姨皮肤黝黑,都是小时侯太阳晒的结果吧!现在提起来,外婆还感慨那时侯也不知道管孩子,心疼孩子,只忙着下地。还说看我们现在真是好多了,把孩子也管的很好!还天天看作业!她们那时侯从来没管过这些!
外婆小时候还上过学,认识一些字,也曾去过生产队上办的“扫盲班”,甚至还能恰如其分的用几个书面的词语,让我很是惊讶,然后对着外婆呵呵的笑,惊讶她认识的字还真不少。比如有一次,她说:“你看,那个人多慷慨啊!”还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外婆在门框上给我留纸条:“她去棉花地里摘花了”。那时我在心里就觉的外婆还真行!就是这张纸条才让我知道外婆还识字啊!
现在看电视时她还会念好些字的发音。在我们家呆的日子,外婆总是拿个小凳子坐在电脑前看我打字,还读一读,外婆还让我帮她和千里之外的亲人视频聊天,高兴的象个孩子一样,她对我说,世界真奇怪,一根“线线”人就能见面了,还能说话,真是想不明白啊!我就告诉外婆,看看,现在社会多好啊,你得好好保重身体,吃好,喝好,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外婆还是个很细心的人,出门时总带着自己的毛巾,牙缸,换洗的衣服,还有个随身的电话本,其实就是一张纸,落着家里人和亲戚的号码。外婆经常都会和我们姐妹电话联络,常常问起我们的生活情况,她说只要日子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