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成长史

爱的成长史

凭靠散文2025-04-26 11:37:01
近来读了不少名家美文,但我最爱的,只有一篇,就是台湾作家张晓风的《爱情篇》。可谓是一读难忘,再读倾心。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和叠加的意象为我们描绘出了爱情的三个阶段。年少时的爱情,简单纯洁,自己却觉得浓烈得
近来读了不少名家美文,但我最爱的,只有一篇,就是台湾作家张晓风的《爱情篇》。可谓是一读难忘,再读倾心。
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和叠加的意象为我们描绘出了爱情的三个阶段。
年少时的爱情,简单纯洁,自己却觉得浓烈得可以为之付出一切。文中将相爱的两人比作了两岸。“如两岸——只因我们之间恒流着一条莽莽苍苍的河。我们太爱那条河,太爱太爱,以致竟然把自己站成了岸。站成了岸,我爱,没有人勉强我们,我们自己把自己站成了岸。”世界对于我们来说已不存在,这条爱之河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我们不顾一切地想要向对方奔去,心里装满的只有爱。爱我们的相遇,我们的心动,我们的牵手,拼命守护着只属于我们的每一个角落。
而有一天,我们从过于在意命运的可能性中解脱出来的时候,我们的爱情也跟着成长了。“去知道明天的风雨已经不重要了,执手处张发可以为风帜,高歌时,何妨倾山雨入盏,风雨于是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找一方共同承风挡雨的肩。”不再想预知未来,没有了年少时的梦幻,却在生活的磨练与考验中更加惺惺相惜。我们已经习惯将命运放在对方的手里,习惯了携手,习惯了同悲同喜,习惯了共同承担或是为对方遮风挡雨。我们将生命刻进了对方的生命里。这时候的爱情深刻且被我们清晰地感知着。
总有一天,我们会重视朝夕相守。要的不是浪漫或热烈,而且随时能看到对方的那份安心。我们有了自己的安身安心之所,回归了平淡的生活。如《爱情篇》的最后一句所写,“贴向生活,贴向平凡,山林可以是公寓,电铃可以是诗,让我们且来从俗。”不需要考验不需要证明,因为我们早已彼此深深懂得。只要在一起,相濡以沫的我们能够把平淡的日子过成诗。这也是爱情最终也是最幸福的结局。
我钟情于这篇《爱情篇》主要是因为它细腻真实的情感和充满诗意的绝美语言。
“两岸总是有相同的风,相同的雨,相同的水位。乍酱草匀分给两岸相等的红,鸟翼点给两岸同样的白,而秋来蒹葭露冷,给我们以相似的苍凉。”当我看到这样一句话,仿佛感到了一阵凉意。两岸的风雨,景色是相似的,我们虽有一水之隔,却依然感受着对方的感受。以景色写出人内心最直接的感触,细腻而容易使人产生共鸣。而“匀分”“点”这样的字眼将两岸乍酱草的红和鸟翼扇动的白色写得非常传神。而“秋来蒹葭露冷”,既准确地传达了微凉的感受又诗意盎然,还让读者也能从心底触碰到那份苍凉。这样的句子在文章中比比皆是。
虽然暂未经历爱情,却依然觉得这篇《爱情篇》字字入心。也许是它对爱情的描述正是我想象中的模样,其中传达的“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理念暗符了我的生活观。我一直期盼的爱情,就是这样没有惊涛骇浪,只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携手走过平淡,相濡以沫到最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