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军第四军医院

中国红军第四军医院

种智散文2025-09-18 15:51:23
从宝树堂出来,众人乘车来到了小井红军第四医院。这是两层楼。共三十余间房子。上下两层,设门诊室、办公室、病房等。有些器械陈列着,并有很多的珍贵照片。据介绍: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
从宝树堂出来,众人乘车来到了小井红军第四医院。这是两层楼。共三十余间房子。上下两层,设门诊室、办公室、病房等。有些器械陈列着,并有很多的珍贵照片。据介绍: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时,就有100多名伤病员需及时治疗。因此在改变时部队就成立了卫生队。起义部队到达宁冈后,在改编后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卫生队的基础上,建立了茅坪医院。1928年4月,“朱毛”会师后,红军队伍壮大起来,仗越来越频繁,伤病员数量也越来越多,茅坪医院已经无力承担这大量伤病员的医治任务了,于是红军军委决定将其扩建。1928年夏,红军将茅坪医院迁至井冈山中心地区的五井,在此建立了“红军后方总医院”。新建的医院有医生10余名,护理人员几十名。医院院部先设在中井大树窝,后迁至小井。医院下设四个管理组:一、二组在大井,主要收治轻伤员和恢复期伤员;三组在中井,主要收治干部伤员。四组设在小井,主要收治重伤员。1928年秋,为了减轻群众负担,毛泽东提出在小井建立一个条件较好的医院,使伤病员集中居住,便于治疗和管理。计划修4栋房子,可以收容1000人。1928年10月动工兴建,1929年1月建成1栋,起名“红光医院”。这就是中国红军第四医院。医院成立后,用食盐水代替生理盐水,用烧酒代替酒精,用竹片制作镊子,治疗主要是中草药,少部分的西药是从敌人那里缴获或到山外去买。伤员最多时达三百多人。
在困难面前,医院并不是孤立的,它得到了毛泽东等红军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也得到了广大红军伤病员和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毛泽东、朱德等都非常关心红军医院。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就对红军医院的医疗条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部队每打一次胜仗,朱毛等领导都会派人将缴获的医疗用品送到医院来,打土豪时没收到的物品也会派人送一些到医院来。毛泽东还经常亲临医院察看,嘱咐医务人员要克服困难,不管情况怎样紧张,都不能丢掉一个伤员,要与伤员共存亡。毛泽东还经常深入伤病员身边问长问短。
对医院,红军伤病员也非常理解、都积极支持医院的工作。他们从来不会因为医院的条件差而为难医院,也从来不会摆在战场光荣负伤的架子去刁难医护人员。他们往往是冒着伤病恶化的危险,以自己的生命之躯去为医院分忧解愁。井冈山的群众也给予了红军医院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医院刚建立时,因病房不够,许多伤病员被群众接到家里,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细心地照顾和护理。尽管老乡自己家里条件不好,但他们总是让出最好的衣被,献出最好的饭菜来招待伤病员。

一九二九年一月,敌人在金石方面突然袭击小井红军医院。把来不及转移的吴鸿录、李新华等一百三十多名红军伤病员赶到离医院一百多米的稻田里,在桥上架起机枪,逼问红军大队的去向。伤病员没有一个屈服敌人的淫威。最后全部牺牲。红光医院也被敌人烧毁。现在的医院是一九六七年按原样修复的。
看了红军医院我的心潮起伏,有多少志士仁人为了今天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又有多少志士仁人奔走呼号。面对烈士的遗物,我们共产党员们有原因说“不!”有何原因不保持先进?

忠魂

红军的第四医院,
救活了无数伤员。
一个个钢筋铁骨,
一个个英雄好汉。
前方杀敌不怕牺牲,
敌后工作勇战敌顽。

一百三十多名勇士,
面对着敌人的屠刀,
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
为了保守党的机密,
他们选择了牺牲。
为了保守党的机密,
他们用自己的身体,
堵住了敌人的枪眼。
他们的名子永留青史,
他们的事迹永传人间!

啊!
忠魂!
人们敬重的英雄,
你们能得到世世代代的称赞!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