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水北纬一度

点水北纬一度

鸠阅散文2025-04-22 16:25:57
(一)海南之南女儿已经在新加坡生活12年了,最近又刚好有一段假期,我们是唯一没有去过新加坡的学生家长,因此再没有推辞的理由了。7月2日下午1点15分从沈阳桃仙机场起飞,经停广州白云机场(这里的工作效率
(一)海南之南
女儿已经在新加坡生活12年了,最近又刚好有一段假期,我们是唯一没有去过新加坡的学生家长,因此再没有推辞的理由了。7月2日下午1点15分从沈阳桃仙机场起飞,经停广州白云机场(这里的工作效率很低,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完成人数不多的出境旅客安检,致使飞机晚点1小时),近午夜11点才到达新加坡樟宜机场上空。
漆黑的机窗外突然出现了这座城市的灯火,原本平静的心瞬间速动,眼睛发热。
1999年10月,初中毕业的女儿去了新加坡,于我,那是一次痛彻肝肠的分离。我地理不好,一直以为新加坡就在海南之南不远的地方。某天,在同事家的整面墙上看到一张极大的世界航空地图,真切地看明白新加坡离沈阳有多远的一刻,眼泪夺眶而出。
网络缩短了地理的距离减轻了思念之苦,渐渐地我已经喜欢上了与女儿天涯咫尺的交流方式。可是,当亲临新加坡上空的时候,仍禁不住回想纷纷感慨多多。
7月3日晚餐时见到了女儿的几位同学还有一对家长和他们帮着带的一岁半的第三代。真快啊!望着孩子们依然有着小时候模样的成熟面孔,想着他们从花季少年长成大人的十几年时光,心中百感交集。这些孩子没有辜负这十余年的光阴,如今各自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多半已安家立业。我们家长也从中年走进了老年,但愿今后别给孩子添麻烦,最好还能发挥点余热。
(二)新马局部印象
此次旅行更像是完成一项仪式。但收获颇丰,超出了我的预期。
虽然只是短短的来去8天,女儿却很是费了一番苦心——没安排去泰国,因为她父亲已经去过多次;也没安排去吉隆坡,因为我不喜欢大城市;预订了所有的住宿及车、船,甚至每一顿大餐和电影。我调侃地说,比“武装到牙齿”更甚一步哦。
第一天在飞机上度过。
第二天先去了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车水,顺路去了这里的素食店。然后去圣陶沙。
第三天先去了金融中心区,女儿有事要办。然后去了女儿学习生活过的国立大学、华初和南洋女中。
第四天去了植物园。中午在一个很有情调且价格不菲的店里吃饭。下午看了Imax电影《变形金刚3》。
第五天中午赶到马来西亚的RAWA岛。
第七天中午返回新加坡。中午去离女儿家很近的素食店。下午到女儿租住的组屋参观。
第八天又在飞机上度过。
于我,坐飞机是很难过的,比火车难捱得多,但别无他路。
女儿安排我们住在PARKREGISSINGAPORE酒店。此处交通便利,坐地铁到哪里都很快捷。酒店二楼有健身房和游泳池,每天早晚我都不失时机地去享受这些设施。原来,不是我不喜欢这些设施,若是方便,我还是相当地喜欢享用它们地哦。同时我也喜欢新加坡丰富多姿的热带植物和稍热又湿润的空气以及整洁优美的城区环境。
女儿说新加坡几乎每天都下雨,但持续时间不长,很快就晴。街头和公园随处都有遮雨棚,不带雨伞出门也没有问题。天气一直很好,未见识到热带急雨。时而有云,降低了日晒强度。总有轻风吹拂,不觉燥热。空气湿润,省略了擦脸奶液。我不但没觉得新加坡热,倒是总感到冷,第一晚就把小腿冻抽筋了,第二天马上把空调温度调高。所有的公共场所,包括出租车,空调温度都极低,我整天在包里背着一件长袖上衣以备随时御寒,有时还得借用女儿的大披肩盖腿。
每天早上醒来,我都急着拉开窗帘打开小窗,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从窗口向楼下俯视,满眼是我喜欢的热带植物,它们不仅长得青翠可人,而且洋洋洒洒,姿态万千,是北方树种不可企及的。
7月3号刚一出门就看到工人们在用水管清洗街道,角角落落,仔仔细细。我心想,好费水哦!女儿说,每隔三四天就这样清洗一次。这时我才明白,一个整洁的城市,不是因为得天独厚,而是如此精心维护的结果啊。
前后四天,女儿带着我们浏览了新加坡繁华的和落后的街道,到处都是一样的干净,而且绿化非常地好,所有的天桥两侧都是三角梅,深粉、浅粉、纯白,各色交错,使枯燥的天桥变得温馨而美丽。
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完全没觉得是到了陌生的国外,更没觉得新加坡是一个国家,感觉就像走进了国内的某个大城市,只是它比我到过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整洁,不显豪华,亦不显落后,给人很舒适的心理感受。
去马来西亚,一出新加坡国境就有从城市来到乡镇的感觉,小车跑了4个小时,除了路边的热带植物看起来还好,破旧的建筑物和脏乱的环境使我心情有些压抑,这里同整洁的新加坡反差太大。
等待游船的空档去了趟厕所。男厕开着,女厕上着锁,同老板讨来钥匙,女儿和我先后进去,胳膊上被咬了若干个包,留痕很久,蚊毒不小呢。回程时没敢去这个厕所,坚持回新加坡。路途的一切容易接受,因为RAWA岛很美,游人极少,令我不舍离去。蜀贤老友来信问我玩得是否开心。我说没玩够。他说“你很少有玩够的时候”。呵呵,确实不假。
总体来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较多,而且他们说的华语我都听得懂,在这里比在云南和西藏更少语言障碍。左侧通行比右侧通行令我感觉更舒适。有障碍的方面是习惯,比如红绿灯,我在国内很少守规则,在这儿必须得克制着等,否则女儿不答应。还有去公共卫生间时我仍按国内的习惯直接走进里面的某个门前等,被女儿喊回来在门口站排。刚刚习惯了这种模式,到广州白云机场仍然如是做,立马被几位后进来的人抢了先。
(三)小逛牛车水
从住处到牛车水只有一站地。我们在家每天步行,出行则总是坐车,于是想这一站地走着过去,可是女儿说不知道怎么走,必须坐车,没办法,只能跟着她。
女儿总说新加坡没有文化。我没接触几个新加坡人,单看环境,感觉不错。下到地铁站,先拍了张墙壁上的楹联,因为是陈瑞献的,我很清楚地记得女儿读中学时,他曾赠送过一本自己的作品给女儿,在国外能坚持用华文写作并不是一件易事。
关于牛车水名称的由来有几种说法,但都离不开用牛车拉水。牛车水地盘不小,我们只走了一小部分。时间有限,没进牛车水原貌馆参观,刚拍了几张照片,被告知不让拍照,但也没要求我删除。
印度庙很好看,只是直射的强光使照片效果很差。遗憾的是我根本不知道这些雕像有着怎样的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