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台四条路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家乡新台进出村的山道,不比蜀道逊色。四条山路,四道隘口:梭沙坡,石壁,陡石梯,新路,一处比一处险绝。梭沙坡是家乡人上联盟到桐梓走亲访友的必经通道,数十丈高的山弯,满是细沙堆积,人们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家乡新台进出村的山道,不比蜀道逊色。四条山路,四道隘口:梭沙坡,石壁,陡石梯,新路,一处比一处险绝。梭沙坡是家乡人上联盟到桐梓走亲访友的必经通道,数十丈高的山弯,满是细沙堆积,人们好不容易开凿出来几道石阶,不久又腐蚀成沙粒。人在路上走,沙从脚下流。常常有人爬至山腰,一脚不稳,眨眼间便滑至山脚,只得从头再往山上攀爬。“梭沙坡,板板梭,神仙也难过。”这是村人流传至今的古训。
家乡人到枧坝镇赶集,必须经过一片数百米高的石壁。不知何年何月,勤劳的祖先用简陋的工具在石壁中间开凿出一条狭窄的山路,人们常年累月在上面行走,不知不觉间石壁便成了山路的名字。山路弯弯曲曲,石阶忽高忽低,从远处看,山路恰似一条悬崖上飘浮的带子,路上行人,似带子上爬行的蚂蚁。行走在山路中,常常感觉到石壁扑面而来的压抑。山路的另一面,是脚下令人心惊的悬崖。若是在晴天,可看见悬崖下一条清澈的小河沿山脚缓缓流过;若是遇上阴雨天气,脚下则全是如烟的雾霭,行人似进入了仙山梦境。
陡石梯与梭沙坡和石壁不同,它不在山弯,不在悬崖,它是在山梁上开凿出的石阶小道,半山的枯草与藤蔓,极大地化解了家乡人心中的危险意识。其实,由于石阶窄,跨度高,不能正面行走,只能转身爬行,更容易出现事故。村中一位大娘,身背猪草,正面下山,不料身后背兜碰撞到石阶,重心不稳,骨碌碌直滚到山腰,被一簇好心的藤蔓网住,才捡回一条老命。那一边呼救一边翻滚的情景,至今还被家乡人说道。陡石梯是家乡人上后山砍柴采药的必经通道,也是一览全村风景的好去处。站在陡石梯的最高处眺望,枧坝镇的高台、月台、尖山和联盟的山河等村庄清晰可见,近处,村中六百户人家散布在一片片绿色的树林和金黄的油菜花中,如诗如画。
新路在大娄山东南余脉青龙山,这里山原莽旷,人迹罕至。多年前,家乡在大山石壁中开凿出一条新路,联通了新台直达桐梓的道路。新路开凿百年,过往行人不过百人,足见新路之险,堪比天梯。过新路,须淌过山脚的河流,再从石壁上攀爬数百米,向右平行到半山一处悬空的吊咀后转身向上爬行。这时候,你是绝不能向悬崖下张望的,脚下是人工开凿的宽约两寸的石阶,手中还必须牢牢抓住石阶旁细小的树根,那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感觉在你心头会油然而生,此时,谁还愿意向万丈深渊张望一下徒增心头的惶恐呢。走新路,上山容易下山难,那数十级稀窄的石阶,绝对会成为许多人无法跨越的梦魇。从山上往下看,那数十级石阶如悬挂的天梯,歪歪斜斜到半山忽然打住,往下看就是万丈深渊了。许多人这时宁愿选择绕道十里,也不敢原路返回了。据说,数十年前村里有人从桐梓娶一位新娘走新路下山,新娘竟吓得尿了裤子,一时成为女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家乡新台的四条路,由于太险太陡,许多人都不喜欢它们。不过,我却在内心里爱着它们,因为从小走过那样的路后,在今后的人生当中,我再不怕什么艰难险阻的道路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缱绻的柔情,疼了谁的心?
下一篇:逾矩和越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