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书
那还是二十年多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没上学,还住在一间破瓦房里。晚上的时候,祖父喜欢喝几盅老酒,剥几粒花生,听着广播里的评弹,我便陪在他身边,似懂非懂地听着。后来,念小学了,暑假里午后的时光总是那么炎热与
那还是二十年多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没上学,还住在一间破瓦房里。晚上的时候,祖父喜欢喝几盅老酒,剥几粒花生,听着广播里的评弹,我便陪在他身边,似懂非懂地听着。后来,念小学了,暑假里午后的时光总是那么炎热与漫长,于是收音机成了我最好的伙伴。也就是在那段时光里,我听了《封神榜》《水浒传》等几出大书。再后来,学习紧张了,生活丰富了,听书,也就成了记忆里遥远深处的东西了。
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会带着学生亲自踏入书场,现场聆听说书。
那是一个灰蒙蒙的日子,步入平江路,看到了那一幢幢破旧的老房子,黑瓦、白墙、小巷、河浜、老桥、石子路……无不在诉说那一段段悠长的往事。睹物生情,记忆深处的东西又突然像远处的炊烟一样,袅袅升起。在这样一种怀旧的氛围里,踏入书场,是件十分温馨的事情。
迈进了“吴苑深处”书场,每一处地方都让我好奇。这是一座老宅子,厅堂中布置了一个黄绸缎装饰的华丽书台,台上椅、案、茶壶、惊堂木等一应俱全。两边柱子上挂着一副对联,正中则是“珠落玉盘”四个大字。台下则摆满了桌子,正中间的两张大桌,称为“状元桌”。由于今天是说头书,所以书客特别多,台下几乎坐满了人。
才落座,便发现大家似乎都在注视我们这群稀客。这也难怪,满座皆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惟有我们八个人充满了青春气息。六位学生,正处于如花的季节;两位老师,也都还年轻。一天听一回,连续听十五天,能如此悠闲能如此空暇,恐怕也只有中老年书客了。
说书先生那天说的是《钓鱼台风云》,说的是七十年代我国的政治风云。书里主人公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学生们都还熟悉,但书里面的故事,学生们则是闻所未闻。说书先生生动的表情,极富表现力的言辞,一下子把大家吸引住了。
听说书先生惟妙惟肖地模仿毛泽东讲方言,听说书先生拿腔捏调地模仿江青骂人,听说书先生模仿飞机起飞汽车发动,听说书先生讲小笑话开无伤大雅的玩笑,观众们不时地爆发出欢笑,不时地鼓掌喝彩。
两个小时的时光,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溜走了。就在大家正在为警卫的生命担心时,说书先生突然把惊堂木一拍,“要知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于是,在大家意犹未尽时,便散场了。
学生们直呼精彩,过瘾。他们都想第二天继续来听书,但无人能成行。原因很简单:他们有一大堆的作业要完成。只有一个学生说她兴趣不大,理由是她已经听不太懂苏州话了。多年来受普通话的包围,她已经丧失了说苏州话的能力。
如今的青少年,能讲地道的方言已算“身怀绝技”了,能有一天半天的空闲已算是悠闲了,哪里还能去听书呢?于是对他们而言,听书只能是另一个世纪另一个世界的事了。
走在安详而寂静的平江路,我感到心中有种说不清的激动。路边的老屋里,有老人开着收音机在听书。琵琶三弦声响起,我的心弦也被拨动,那些过去的往事便与现在连在了一起,那被都市的天空所压抑良久的心田,便也流淌出许多清新和恬静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