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山庙

云顶山庙

昌炽散文2025-04-08 17:40:38
云顶山庙座落在湖口县舜德乡屏峰、高桥两村交界海拔190米的佛台岭(因明代在此山顶建有佛台庙,现已废)山脚下,它背倚大山,面临鄱湖,座北朝南,深处崇山峻岭之中,与山顶的佛台岭庙遥相呼应。它因成为赣东北革
云顶山庙座落在湖口县舜德乡屏峰、高桥两村交界海拔190米的佛台岭(因明代在此山顶建有佛台庙,现已废)山脚下,它背倚大山,面临鄱湖,座北朝南,深处崇山峻岭之中,与山顶的佛台岭庙遥相呼应。它因成为赣东北革命组织活动的据点,经历数次大小战役而名留史册,还因传说中“锣打马鞍乱,鼓敲马鞍沉”而充满传奇色彩。
很久以前,云顶山脉山体连绵,它与都昌县苏山乡马鞍村乃一脉相承。后由于四纪冰川的运动,云顶山脉中段沉陷,成为鄱湖水道,末梢山脉虽有下陷,但未全部被湖水淹没,因而形成今天独立于鄱阳湖上最大的岛屿——马鞍岛。云顶山与马鞍岛龙脉相连,共享一山之神韵。
云顶山庙为宋代所建,当时是为江南一带躲避战乱逃难至此的难民而建的简易栖身之所,后由于难民对此地日久生情,难舍此地,自发出劳出力,修建此庙。他们将土地、山神列为供奉,且在屏峰一带开荒种田,休养生息,屏峰的山山涧涧炊烟袅袅,鸡犬之声相闻。
云顶山庙占地两余亩,但其建筑面积不大,只有百余平方米,但其院大墙高,集土地山神之灵气备受世人崇拜。公元1726年清雍正年间,云顶山庙举行大型斋会,都、湖、鄱、彭等县修戒和尚均集中在此,一时人潮人涌。当时庙里有48个水缸装水,有数十桌盆碗餐具,可见规模之宏大。修戒佛事活动按照程序进行,有众僧打坐,诵读经文;有出行修度,脱俗入行;有木鱼声声,有鼓声阵阵。当人们沉浸在欢乐喜庆之中,一河相隔的马鞍人们处在极度的惊惶恐怖之中,整个马鞍岛像是在大海中行驶的一条小船,时而处在浪头,时而处在波谷,成天翻地覆之势,人们仿佛大难来临。这种波动现象一直持续了一个时辰,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与正在云顶山庙举行佛事活动的时间完全吻合,人们针对这一现象,得出云顶山庙“锣打马鞍乱,鼓敲马鞍沉”的结论。
从此之后,为确保一方平安,云顶山庙有一戒规,和尚念经不敲木鱼,庙会之日不敲锣不打鼓。究其原因,云顶山庙系屏峰山之龙脉,一敲一击,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导致马鞍岛的沉陷。因而马鞍岛人们至今仍有初一、十五隔河祭拜的习俗。马鞍人们在积极努力求得两岸的和好,每逢鱼汛季节,他们会主动运来鲜鱼,分发给屏峰人民,两岸来往密切,不断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两地有“互通”发展到“互婚”。马鞍很多年轻貌美姑娘出嫁屏峰,使之血脉相融,有“好女嫁屏峰,好男娶屏峰”之说。每逢汛期,来往船只穿梭,你来我往,探亲访友;每逢枯水季节,携小扶老,拖儿带女,一阵阵一行行,肩挑背驮,欢声笑语,一派祥和喜庆的气氛。
屏峰与马鞍的和谐发展以云顶山庙为媒,堪称佳话。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