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网瘾

电击网瘾

划艇散文2025-11-17 10:42:34
回老家是难得能看上电视的(当然回家不是为了看电视而是看父母),一群孩子围着电视机,想看都不容易,可偏偏在间隙之中,我看到了那期《新闻调查》,是关于山东临沂网瘾治疗中心的调查,看后心中颇不是滋味,如果说
回老家是难得能看上电视的(当然回家不是为了看电视而是看父母),一群孩子围着电视机,想看都不容易,可偏偏在间隙之中,我看到了那期《新闻调查》,是关于山东临沂网瘾治疗中心的调查,看后心中颇不是滋味,如果说此中心以电击的方式强迫网瘾孩子最后走出网络有了新的生活这种方式是缺乏安全性的话,那倒也真实,毕竟那是一种电击,是对身体缺乏安全保证的状态下进行的,尤其是发生了意外的孩子死亡事件后,那些在此中心治疗康复后的孩子挺身而出,在网络上揭露此中心为“集中营”,是在摧残成长中的孩子们的身心。中央电视新闻调查中心因此做了该期节目,主持人柴静的问题提的很尖锐,每每让那个杨永信主任难以做答,尽管该主任一再强调救治每一个孩子是他的心愿,利益的因素肯定是有的。但这并不能阻止一些家长把孩子继续送到此中心来治疗,其原因何在?我想是因为结果,不管过程如何,方式怎么样,此中心还是让那些深受网瘾折磨的孩子重新的走出了网络,走向了新的生活,如果真的只是集中营的效果的话,那一个父母会做出如此的选择,将自己的骨肉放置其中然后被吞没。
关注是因为我是抑郁症患者,是精神疾病的患者,而网瘾也是另一咱形式的精神疾病。对精神病人来说,也许名称有所不同,但感受却是相同的。陷于精神疾患的人内心的痛苦是正常人难以理解的,他们偶尔会有清醒的思维,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迷乱的,他们不能管理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用胡闹乱打的异常形为排解脑海中的难忍之痛。镜头中那些初入院的孩子又打又闹,那些失控的行为和精神病患者别无两样,他们闹是因为内心难受,他们也不容易接受外力对自己的改变和约束,所以只有被强迫的行为才能让他们安静和服从。其实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在所有的方式都无法实现的时候,强迫其实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记得我生病的时候,思维、行为都发生了严重的偏颇,自己无力的改变,还常常拒绝善意的劝解和帮助,结果,每次都是老公强迫下走进医院,喝下那些副作用极大的药片,最终是我走出抑郁,开始新生活,其实那个时候的我希望被动和强迫,因为我明白,只有强迫才能让自己新生,至于副作用,那个药没有?所以,有太多的事情,过程和结果不能兼顾,其中的一部分我们选择过程,其余的只能等待结果,比如网瘾,在没有好的治疗方式的时候,强迫,电击,一点点的武力的不安全性与网瘾对孩子心灵,肉体的造成的折磨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之区别,毕竟这不安全性只是短暂的,副作用也仅仅是副作用而已,就算鸡蛋里有了三聚氢氨,也不能因此不吃鸡蛋,毕竟鸡蛋提供给人类的营养占主导地位的,而被网瘾俘虏的孩子,会从此没有未来,他们只有在黑暗的网瘾里失去年华甚至生命,与生命相比较,短暂的不安全性又可足挂齿。
有些事用常人的眼光和思维真的难以理解和解释,就象精神疾病,永远是人类的难题,因为它始终都是一群正常的人在试图解清非正常状态下人的思维。而日本著名的心理学权威森田,之所以能创下森田心理学疗法,就因为他是心理疾病患者,他能真正的理解病人的痛感,才因此找到了适宜于这类人群的疗法。而更多的例子说明,天才也大多数有着精神病的一面,他们突现的才能是正常人可往而不可及,他们表现出来情绪上的狂燥和抑郁又是常人难以理解的。所以,我们在看到电击的时候,只以正常人的思维考虑安全性的问题,而忽略了陷于网瘾的孩子们渴望的心声,他们只希望有人能解救他们于苦难之中,至于方式,那是次要的,正常人病急了能投医,他们连乱投医的能力都没有,让他们等待安全的、有效的治疗方式出现吗?恐怕有些孩子也得以生命为代价。如果换做是我,以我对精神治疗目前的了解,我会选择电击,我也愿意承受那种痛楚的刺醒方式,只要生命还能继续。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