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话辽西

走马观花话辽西

江回散文2025-09-03 07:58:18
辽西,在我的印象中曾是与贫穷落后、荒凉粗野这等词汇相关的,近年媒体传递给我的信息却是开发、生态、旅游文化种种的时尚。尤其是接触到一些辽西的文人,他们以及他们的文字,让我这个辽阳人对辽西有了神差鬼使般的
辽西,在我的印象中曾是与贫穷落后、荒凉粗野这等词汇相关的,近年媒体传递给我的信息却是开发、生态、旅游文化种种的时尚。尤其是接触到一些辽西的文人,他们以及他们的文字,让我这个辽阳人对辽西有了神差鬼使般的向往,不亲眼看看辽西这片土地,不亲自感受一下辽西的风土人情,不足以安抚这颗躁动的心。
当车子驶上辽西滨海大道时,你的视野会立即宽阔起来,一排排白色的风车发电装置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悠然旋转;一望无际的海水养殖场里,如果没有人们忙碌的身影,也许就分不清海与天。
辽宁铺就了滨海大道,在绥中打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起点”的招牌,大道靠海一侧正在开发码头与休闲度假村,“东戴河休闲度假村”的牌子已树起,不久就会与驰名中外的休闲养生胜地北戴河相呼相媲,争夺百姓休闲市场,由此,我看到了咱们辽宁发展经济的一大手笔,着实让人振奋。遂愿此行之后不久,找机会再逛滨海大道,观其发展前景。
一路向西,兴城的老城、新城散发出传统与时尚的不同文化气息,这座海滨之城,给人的整体印象却是安宁的,街道都是那般规整有序,感觉这里的人们与大海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就如生活在这座城里的文友周大哥一样,内敛安静,温良谦恭,与人为善,从骨子里透出一股文气,令人尊敬和爱戴。
当葫芦岛三个字映入眼帘时,脑海里的映象不只是省作家协会创作基地的菊花岛,更入骨三分的是辽西派田园散文,那我读得最多的当是郭宏文的文稿,那些山屯轶事,风物人情,活灵活现地让人感知辽西山屯田园的淳朴,品味那种至真至纯的大美境界。
倒回镜头看锦州,那便是丰富多彩,山海相关绕城而卧,锦绣田园美不胜收。锦州这个地方出苹果,这是伟人毛泽东说的。锦州这个地方出美女诗人,是我舒袖说的。李轻松诗作的感悟力和穿透力表现出的成熟美,李见心诗文饱满的激情,都一直让我爱不释手。
曾经作为解放战争的主战场,经受过战争洗礼的锦州,从街上的各色小吃不难看出,人们的生活有多安逸。看到锦州烧口的招牌,谁不食欲大增呢。那城外的北镇、黑山、义县各处山寺无不散发着宗教气息,用春有百花夏有景,秋有硕果冬有情来赞美锦州一点也不言过其实。记得仅2008年春天,我曾分别与家人、朋友、同事三次到北镇一带观景,参悟佛教文化,一路梨花相迎,山花烂漫,更有北镇友人的热情豪爽,之后,几乎每年都在不同季节随机地到锦州一带浏览。那他招引省内外游客、香客纷至沓来,三产得以长足活跃,真真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试问有几个游人不曾把伊家烧鸡、北镇干豆腐、锦州小菜装入行囊呢。那扩建的锦州大港、即将开幕的园艺博览会更显繁荣昌盛之能势,锦州真的是个好地方!
另一路则是陆路,从彰武奔阜新,沿途的沙丘多被绿化,各种植被饱满旺盛地向路人昭示,有他们在,风沙再也无法恣意忘为。停下车子,去抓一把柔软的沙,嗅一嗅花草树木的芳香,风景这边独好!
当你行进煤城阜新,人民大街的大气绝对让你想象不出他的前身是什么样子,你只会感知这将是一座面貌一新的城市。当你探访海洲国家地质公园时,露天煤矿遗址不难让你想象出当年从这里一车车运往四面八方的燃煤,载着煤矿工人的辛勤劳作为千家万户送上温暖的火热场面。站在坑口顶端,仿佛嗅到了煤矿工人们汗水的味道,这味道仍然在这坑口上方弥漫。想要游遍整个地质公园,只有驱车行进,穿梭在沙土路上,行过大片沙漠,便有各种树木陆续包围,更有山丘绿地,各种飞鸟不时鸣唱,各类小生灵在树丛间急煞煞地窜来窜去,白色风车发电装置招摇着引人注目……置身于这样的自然境界,你才会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接地气,什么叫万物共生。我们的车子竟然在这里绕了大半天,才绕回出口,若不是时间有限,肯定不会这样匆匆离开。
矿山,是阜新这座城市的源始,大矿山的开采历经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奋斗,在阜新老一辈人的心里大概都有一本账,当地的作家赵颖在矿山工作过十几年,且亲自采访考查矿山发展史,撰写了电视剧本《大矿山》,前年冬天开机拍摄电视剧,我们在文学院影视编剧班学习时,参观过拍摄现场,相信这部剧会同观众见面的。藏教遗址海棠山,流传了多少有关汉藏蒙等多民族团结一致抵御外寇的故事,有阜新作家于海军的作品《海棠山》,也许不久就会在银屏上与广大观众见面。阜新,矿山文化养育了一代文人,著名的小说家白天光,虽不曾相识,我却读过他的小说,听闻他的大名,也听说不少新人拜师他的名下。我接触到的赵颖姐姐对文学那种执着不懈的追求、探索精神,对我也是极为触动。
一走一过观阜新,短暂接触阜新人,直觉告诉我,阜新再崛起的时日不会很远。
走过阜新,再奔朝阳。一路山脉起伏跌宕,山下一片片向日葵与荞麦田错落有致相搭相配,黄、绿、白几种花色宛若彩带镶嵌在高速公路两侧,把秋日的天映得更蓝,云显得更白,山衬得更绿。
朝阳,很久以前被称作兔子不拉屎的穷山恶水,而今则是生态葱郁、山清水秀。当凌河浪花飞舞在你眼前时,你自然能意会到朝阳人多年来奋斗不息的豪气与智慧就如这飞溅的浪花,他们在努力改造自然,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记得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朝阳重型机械厂曾经在改革中,在省内率先对外招聘人才,我当年的一位同事就是被这则招聘广告吸引,以我们广播电台的一名临时记者身份参与朝阳重型机械厂竞聘,最后被朝阳市府官员相中,成为朝阳市政府旗下的一名在编宣传干部,如今他仍工作在朝阳市政府,他已经出版了几本文学及国学方面的文化类书籍,在当地也是有相当的影响。
朝阳是第一只鸟飞过的地方,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红山文化的发源地。古文化的气息吸引了多少文化人前来朝拜,想必无法计数。那些古化石自能引发人们对自然历史的追溯,进而对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肃然起敬。
就在这片荡气回肠的热土上,可歌可泣的人物难以悉数。前几年,一部电视剧《中国地》轰动全国,引无数爱国人士来寻访朝阳的青峰岭。由此,压抑不住我想说说朝阳的文人,朝阳的文学群体对文学的痴迷度在省内文学圈几乎人所共知,从朝阳走出来的知名作家为人为文多是让人敬重的。如我接触到的李铭就是他们中杰出的代表,李铭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