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莲时光

如莲时光

赴斗散文2025-04-05 19:20:06
中午,跟她匆匆通了个电话,在黑暗中沉思了片刻,心忽然宁静下来。翻来覆去睡不着,便上了红袖读书杂谈论坛,打开《宁静的光》的贴子,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画面;这样的一行话,我没有太多的热量,只给你一点点的光…
中午,跟她匆匆通了个电话,在黑暗中沉思了片刻,心忽然宁静下来。翻来覆去睡不着,便上了红袖读书杂谈论坛,打开《宁静的光》的贴子,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画面;这样的一行话,我没有太多的热量,只给你一点点的光……画面上是一泓小小的烛火,散发着温馨而隽永的光,却因为小小的,而充盈了云岚霞霭的天际。人登时便怔住了,好象积蓄了许多话,想对她说,却说不出来,心头某一处遥远的情结便随着背景舒缓的音乐,深深浅浅得弥漫,飘远飘近。
她在电话中提到了莲,其实她本身是一个莲心慧质的女孩,因为这句话,我想起了周敦颐《爱莲说》中的描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仔细玩味着这段话,似乎看见她在一个城市里,如莲一样清丽的样子。
莲于我而言,便如优昙花一般,在佛法中常用于人生或生命的譬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在浮华的尘世闪着清冽的光。它多盛产于江南,于我的故乡,福建一带,我却见之颇少。记得中学读书时,读周敦颐《爱莲说》,便滋生对莲无限美好的向往。但当时我没有见到。这个心愿直到几年后,远赴四川求学,才有缘分与之第一次邂逅,而在多年以后遇见如莲般的她同样令我始料不及。
记得那是一个周末,几个好友相约着去学校附近一处茶馆泡茶。因为时间的缘故,那时的一切很多都淡忘了,连相约的人是谁,遇见的人是谁,说了些什么话,都了无痕迹。就如午中一场勉强的梦,醒来回归不知名的深处。然而我却见到了那一池塘的水。其实那已经不是水了,因为当时我们是坐着十多米见方的亭榭上,那方池塘就在我们放眼处。莲莲亭亭展开,像挽着的手铺满了水面。
周围的茶客真正观莲的其实很少,因此可以这样说,那方池塘与一泓碧水、盛开的莲当时是属于我的。我拥有那一时的莲,它的绚烂仿佛为我开放,而莲呢?却是寂然不语的。在中午陈旧的时光下,它浅藏默化,攀住季节的末稍,把一季的美好开地无比浓烈而生机盎然。它似乎在等着那些远道而来的人,柔美的花与枝蔓,应着风,聆听或远或近,惊起的踵音,而一开一翕。在安静的午后时光里,它们需要一种安静地远观,不要你高声讲些赞美的花,只需沉默不语。默契已然动容。
而我想灵山的佛祖应该是最懂花的人吧。他与迦叶的拈花问答,其实已于无声处洞悉天地间最美的禅机。莲花已是当机之断,禅宗史话,机锋迭现,与莲却是善莫大焉。当时的我是不会领会到这些,正如十多年前,与一行人,气喘吁吁地从峨嵋山的雷洞岼步行到金顶,沿途错过的风光,也只有在今天补缺拾遗地捡起。但真正的一些东西却永远不会回来。
那次观莲至今,已是十多年过去了,对我而言,如今与莲接触最紧密的无非是平时饭桌上的莲藕。那咬在牙齿上的植物果实,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好象是莲的一种秘密被人破解。后来,我在网络上、书本里看到许多关于莲的文章和图片。却丝毫没有想起为它写些什么。在我的心灵深处,它一睡千年。等待的人,还在遥远的旅程中行走。直到今天中午,无意中的一个电话,使我意识到,其实关于莲,它在时间里的摇曳,已是呼之欲出。
午后的阳光,很淡然。几天来,心情的郁闷仿佛随着电话中她关于莲的问答,烟消云散。其实在生命的每一个路口,都有一朵莲在盛开,不是你的,交错而过,属于你的,它安然落在心里,在心岸的池塘,濯清涟而远待。层层绽开。在莲的面前,红尘中许多关于名利的争夺,真的可以舍弃。关键在于,一生里,你需要哪一朵莲?
忽然间想问她,你喜欢莲的什么。其实也无须回答,关于莲,对于玲珑剔透的女孩,正如士人手中的书,答案也自如禅锋的拈花微笑吧。一种默契,如晨光,在你最宁静的时刻悄然来临。然而在我心中,她却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莲,在我走过的每一处,散发着悠远的清香。只需静静一望,幸福弥漫心间。
十多年前的那次最真切的望莲之旅,无论如何,我是不会想到后来因为一个女孩,重新想起湮没的光阴,那些记忆里的莲从女孩的口中轻轻吐出,像一个秘密,它无可抑制地生长。对于莲,她是如此的熟稔于心,那么对于一生,莲开满了水面。执手相望的人又是谁呢?
标签
相关文章